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迎随补泻

迎随补泻

中医名词。针刺补泻法之一。是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顺关系,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泻者迎之,补者随之,知迎和随,气可令和。”即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补法,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泻法,故也称针向补泻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主文中散

    官名。为北魏中期由中散官中分化出来的专门掌管文书事务的中散官。任职于秘书省、侍御曹者称秘书主文中散、侍御主文中散。五品中。太和改制罢。参见“中散”。

  • 骠骑将军

    官名。骠亦作票。西汉武帝置为重号将军,仅次于大将军,秩万石。东汉位比三公,地位尊崇。魏、晋、南北朝因之,居诸名号将军之首,仅作为军府名号,加授大臣、重要州郡长官,无具体职掌。魏、晋、宋二品,开府者位从

  • 永平路

    元大德七年(1303)改平滦路置。治卢龙县(今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。属中书省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为平滦府。

  • 监印处

    官署名。清代户部所属办事机构之一。顺治元年(1644)置。设满、汉司员各二人,由十四司司员分日轮值,每月更换一次。掌监印信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裁。

  • 晓庵新法

    书名。清王锡阐著。六卷。康熙二年(1663)写成。后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此书融通中西天文历法的长处,并有所创新。前一卷述勾股割圜诸法,后五卷皆推步七政交食凌犯之术。运用刚传入中国的球面三角学,首创计算日

  • 朱洪英

    ?—1874清湖南耒阳(一作东安)人,又名声洪、盛洪、胜洪、世雄。早年加入天地会。咸丰二年(1852)冒称明裔,与胡有禄以“恭义堂”名义在广西南宁发动起义,后活动于湘桂边界。四年攻克灌阳,建立升平天国

  • 刘纬

    元济南(今属山东)人。刘元振子。袭父职为万户,守潼川(治今四川三台)。从宪宗南下攻宋,围钓鱼山,攻合州(今重庆合川),皆有功。授潼川路副招讨,累迁副都元帅、管军万户、四川西道宣慰使、陕西行省参知政事等

  • 太史公

    ①西汉时太史令之通称。司马迁在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称其父司马谈及自称皆为太史公。《史记》原名《太史公书》。②西汉时对太史令的尊称。一说当时亦作为官名,位在丞相上,其职位尊贵与三公同,故称太史公。

  • 神乐观

    官署名。明代乐舞生练乐习舞之所,隶太常寺。洪武十二年(1379)设,置提点、知观各一人。专管乐舞生,以供祀事,乐舞生由协律郎等官教习。清属太常寺。顺治元年(1644)置,设汉提点一人,左、右知观各一人

  • 超迁

    官员破格迁升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(孝)文帝说之,超迁,岁中至太中大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