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学馆
清末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学馆的泛称。以培养通晓外国语言文字的交涉人才与外文教习为宗旨。京师同文馆、上海广方言馆、广州同文馆等,皆是最早设立的译学馆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京师大学堂设立译学馆,专门培养高级翻译人才(详“京师译学馆”)。三十一年,广州同文馆更名广州译学馆。
清末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学馆的泛称。以培养通晓外国语言文字的交涉人才与外文教习为宗旨。京师同文馆、上海广方言馆、广州同文馆等,皆是最早设立的译学馆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京师大学堂设立译学馆,专门培养高级翻译人才(详“京师译学馆”)。三十一年,广州同文馆更名广州译学馆。
须(鬚)在今四川剑阁县西。南朝梁普通六年(525),樊文炽发兵围魏小剑,于此山置栅以防归路,为魏将淳于诞火攻所败。
元末大周张士诚天祐年间所铸铜钱。圆形方孔,有平钱、折二、折三、折五型,背皆记值。
金章宗朝,张复亨、张嘉贞、赵枢、张光庭、高元甫、张岩叟、傅汝梅、张翰、裴元、郭郛十人阿附尚书右丞胥持国,趋走权门,时人讥为“胥门十哲”。
?—30东汉冯翊云阳(今陕西淳化西北)人,字巨公。少有显名。西汉哀帝、平帝间因恶外戚王氏专权,隐居深山。更始政权建立后,征为侍中。建武元年(25),应召任御史中丞,颇受光武帝信重,特诏与司隶校尉、尚书
明代九边之一。成化七年(1471)延绥镇移治榆林卫(今陕西榆林市),此后通称榆林镇。防地东至黄河,西至定边营(今陕西定边县)。
战国初为赵邑,后为魏邑。在今山西高平市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引《竹书纪年》晋烈公元年(前415):“赵献子城泫氏”;《太平御览·州郡部》引《竹书纪年》梁惠王九年(前361):“晋取泫氏”,皆即此。西汉置县
书名。清胡传钊编辑。八卷。光绪九年(1883)冬胡氏随彭玉麟调赴广东司笔札,后又被张之洞派为营务处提调,亲历中法战和始末。光绪二十三年,辑有关上谕、总署及大臣将领奏疏、函电,中法照会、和约等按年月排比
书名。苏继祖辑录。一册。备载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四日(1898.6.11—10.9)间变法大事,其中关于光绪帝被祸之由,记述尤详。另载高楷所著《刘(光第)、杨(锐)合传》。末附杨锐家书
一作曹纲、曹钢。唐贞元时人。祖保、父善才及兄妹皆以弹奏琵琶著称于世。他亦善鼓琴。琵琶技艺高超,与裴兴奴齐名。兴奴长拢捻,他善运拨,时人谓:“曹刚有右手,兴奴有左手。”白居易《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》诗:“
?—798唐灵州灵武(今宁夏灵武西北)人。始为郭子仪裨将,从战安禄山,累迁至邠宁节度留后。建中四年(783),泾原兵变,德宗奔奉天(今陕西乾县),以兵赴难。以火攻破朱泚战棚、云桥,解奉天之围。后任邠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