裨王
即小王。亦作裨小王。匈奴单于下置左右贤王、谷蠡王、大都尉、大当户等凡二十四长,诸长下则置裨小王。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得右贤裨王十余人。”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云:“裨王,小王也,若裨将然。”其他少数民族或有置之。
即小王。亦作裨小王。匈奴单于下置左右贤王、谷蠡王、大都尉、大当户等凡二十四长,诸长下则置裨小王。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得右贤裨王十余人。”司马贞索隐引颜师古云:“裨王,小王也,若裨将然。”其他少数民族或有置之。
隋大业七年(611),山东邹平人王薄率众于长白山(今山东邹平南)起义,作此歌曰:“长白山头(前)知世郎,纯著红罗锦背裆。横(长)矟侵天半,轮刀耀日光。上山吃獐鹿,下山吃(食)牛羊。忽闻官军至,提刀向前
古代集市之一种。属常设集市。东晋时已出现,设于州县城郊附近。一说起源于买卖草料之定期集市,一说由于市场房舍以草盖成而得名。南朝时亦沿之,洛阳有三市,建康(今江苏南京)有四市,进行货物交易,买卖时须立契
?—223三国时扶风武功(今陕西武功西)人,字文师。世为著姓,历任酒泉、安定、武都太守,所在有威名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),从曹操征张鲁,安抚下辨(今甘肃成县西北)氐族诸部,通河西道。徙金城太守。又
即今山西阳高县西北守口堡。明正统十四年(1449),也先入犯,朱冕与战于阳和口,败没,即此。
秦置。治今山东临清市东北。属巨鹿郡。西汉改属清河郡。东汉安帝以其父清河王庆厝于县之广丘,改县名为甘陵县。
即“拉施都丁”。
隶役名。明代东厂所派监视刑狱之人。每月初,厂役数百人,掣签庭中,分往监视各官府。凡中府等处会审大狱及北镇抚司拷讯重犯,东厂皆派人前往,具口词一本,拶打数一本,于本日晚或次日早奏进。听记为虎作伥,势焰炙
官名。五代、宋代军一级统兵官,位在都指挥使下。
唐贞观五年(631)置。治今海南万宁市北。五代南汉改名万宁县,南宋复旧,移治今市(万城)。明正统四年(1439)省入万州。历为万安州、万安军、万州治。
古代丧服名。为大功、小功之总称。因古代丧服制度中*五服之斩衰、齐衰用粗麻布制成,此服所用之布经加工,色白而细,故称功服。参见“大功”、“小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