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补大学格物致知传

补大学格物致知传

篇名。南宋朱熹撰。以《大学》“简编散脱,传文颇失其次”(《朱子大全》卷八十),遂参考二程《改正大学》及旧本,重新编定。凡十一章,计经一章,传十章。自称第五章释格物致知之义,于今亡佚,乃袭取二程之意,补入一百三十四字,故名。提出认识的主体是人心之知,认识的对象是事物之理,认识的方法是“格物”,认识的目的是“穷理”。强调“即物而穷其理”,从已知之理推论于未知之理,以“穷理”作为认识之起点和归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宇文化及

    ?—619隋代郡武川(今内蒙古武川西)人。宇文述之子。文帝时,任太子仆。数以受贿罪免官,赖太子庇护复职。炀帝即位,为太仆少卿,恃宠贪冒尤甚。大业初,从炀帝至榆林,违禁与突厥交易,以罪同其弟智及被贬为奴

  • 午桥庄

    唐宰相裴度田庄。又称午桥别墅、绿野堂。在洛阳城内。其中多有花木流水,凉台暑馆之胜,实为城中园林,并无耕田。

  • 陆治

    1496—1576明苏州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字叔平,号包山子。贡生。青年时与文征明、祝允明相往还,后隐于支硎山,究心书画,种菊自赏。善行楷,工写生,尤长于山水画。能诗,著有《包山遗稿》。陆治

  • 曹存心

    1767—1834清江苏常熟人,名仁伯,号乐山。得父传与师传医学,处方遣药,一丝不苟。行医于常熟、苏州一带,求医者日以百计,所治者多效,誉为叶天士、薛雪后第一人。对金、元、明、清诸医家之著述,均有心得

  • 伪榆

    即“毁隃”。

  • 竹瓦街青铜器

    商末周初青铜器。1959年于四川彭县(今彭州)竹瓦街发现夹砂粗陶大缸一个,内装青铜器二十一件,计有青铜容器八件、兵器十三件。其形制及所饰之兽面纹、夔纹、雷纹和扉棱、立兽等,与中原地区商末周初青铜器相似

  • ①西周时期典狱官审问罪犯程式。②官名。西周时期负责审问罪犯的官吏。

  • 熊安生

    ?—约578北朝时长乐阜城(今河北阜城东)人,字植之。好学不倦,博通五经。专以三礼教授,弟子千余人。北齐河清中,为国子博士。北周兵部尹公正使北齐,与之答辩《周礼》,为之嗟服。周武帝入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

  • 戴琫

    见“代本”。

  • 常川下卵法

    一种延长产卵时间、提高母鸡产卵率之方法。宋《格物粗谈·禽类》:“母鸡生子,与青麻子吃,则长生不抱(窠)。”即以大麻子喂母鸡,降低其抱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