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衙司

衙司

官署名。(1)北宋前期三司所属机构。掌三司军将、大将等无品武官名籍,差除押送纲运等差遣。设管辖官二人,以判开拆司官与内侍都知、押班充任。神宗时规定,三司军将、大将编额为一千五百人。衙司掌握军将、大将名籍,委派押送纲运等各种差遣。元丰改制,并归都官。(2)宋代州府衙门下属机构,也称“牙司”,掌各州府衙前的差遣、保明出职及贬责官员的编管等事。一度废罢,元丰元年(1078)因司农寺请,复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东日记

    书名。明叶盛撰。四十卷。以成书于淞水之东,故名。记述明代前期典章制度甚详,于宋、元、明初文人行状及诗文、书札、奏议等,亦多有载录。弘治间,常熟徐氏初刻本为三十八卷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叶盛玄孙叶恭

  • 抚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抚州置。属江西行省。治临川县(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及东乡、金溪、崇仁、乐安、宜黄等县地。至正二十二年(1362)朱元璋改为临川府,旋又改抚州府。

  • 拳变余(餘)闻

    书名。清罗惇曧撰。是罗氏《庚子国变记》的拾补。是书系杂记,记事不按时间顺序,随闻随录,记叙义和团各派源流,宗教仪式,在京、津活动情况和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等事。侧重记叙清廷上层各派之间矛盾,对毓贤、徐桐、

  • 四游记

    书名。小说合集。明末余象斗编著。写佛教修行斗法等故事。包括吴承恩《西游记》(杨志和节本,四十一回)、吴元泰《东游记》(又名《上洞八仙传》,五十六回,叙八仙得道故事)、余象斗《北游记》(又名《北方真武玄

  • 庄头

    明清时官庄和旗地中所设之管理人。明代在一些皇庄、勋戚庄田中设有庄头,负责催收庄田子粒(即田租)。清代内务府、八旗官兵及王公宗室官庄之基层生产单位粮庄、银庄、豆秸庄、棉花庄中均设。每庄有壮丁五人、七人或

  • 道术

    ①道家用语。指“道”之整体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古之所谓道术者……无乎不在。”“后世之学者,不幸不见天地之纯、古人之大体,道术将为天下裂。”认为“道术”之整体(“纯”、“大体”)因百家竞起而被割裂、破坏

  • 三君行事纪要录

    书名。宋李纲撰。无卷数。纲于金军南下之际,有志恢复,以汉高祖、汉光武帝、唐太宗三君英明果断,宽厚有容,故能戡定祸难,身致太平。因录其行事,撰为此书,建炎元年(1127)六月进于高宗,意存借鉴。

  • 王棱

    晋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北)人,字文子。王导从弟。西晋末渡江,为司马睿丞相从事中郎。出为豫章太守,加广武将军。知从兄敦骄傲自负,有罔上心,日夕谏诤,敦不能容,潜使人害之。

  • 和安大夫

    医官阶官名。北宋政和二年(1112)将旧医官阶官军器库使改名和安大夫,为从六品医阶官。

  • 相佑助译者

    即“助译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