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洪武二年(1369),改扬子县为仪真县。治今江苏仪征市。属扬州府。清雍正元年(1723),复改仪征县。
书名。又名《针灸问答》。明汪机著。三卷。成书于嘉靖九年(1530)。以问答形式,对于针灸疗法的演变、阴阳、气血、经络、要穴、病因、病理、诊法、针刺手法及经穴流注等,均作了较详细的解释。此书依据《内经》
?—前326战国时赵国国君。名语。赵成侯之子。公元前349—前326年在位。赵肃侯二年(前348),与魏惠王会于阴晋(今陕西华阴东)。七年,攻魏首垣;十一年,复攻魏;十七年,围魏之黄城(今河南内黄西)
官署名。简称课税所。元太宗二年(1230)置。蒙古初据中原,税收无定制,官吏多聚敛自私。太宗准备攻金,军需无从筹措,耶律楚材建议均定中原地税、商税、酒、醋、盐、铁、山泽之利,岁可得银五十万两,帛八万匹
亦作盐钞。官府发给盐户作为生产成本之钱钞。元官府按财产情况规定每家盐户必须上交的盐额,完成上交后,官府发给一定数量的工本钞;有些地方则采用每年开工前发一半,上交后再发一半的办法。工本钞以“引”为单位计
官署名。清代理藩院所属办事机构之一。掌理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所居馆舍之事。设监督一人为主官,由都察院保送科道官充任,每年一更代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改隶理藩部。
1304—1388明末清初凤阳(今属安徽)人,字德夫。元末自建武装保乡里,授枢密判官,从镇南王守扬州。后率众归附朱元璋,相继守镇江、常州。迁浙江按察使,严饬军伍,置横暴悍帅于法。历任中书左司郎中、将作
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。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临邛县(今邛崃市):有古石山,有石矿,火烧合之,成流支铁,因置铁官。汉文帝时以铁铜赐侍郎邓通,通又租于卓王孙,岁取千匹,王孙资累巨万,邓通钱亦尽天下。按《汉书·邓
673或678—740唐韶州曲江(今广东曲江西北)人,字子寿,一名博物。长安进士,调校书郎。先天元年(712),对策高第,迁左拾遗。玄宗即位,上书请重地方守令,未任地方官者不得入中央,选官重贤能,不循
①即“颉利俱利失薛沙多弥可汗”。②即“肆叶护可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