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奉
三国时吴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,字君异。为人品格高洁,不求闻达与高官厚禄。精医术,与华佗、张仲景被后世并称为“建安三神医”。隐居庐山,热忱为民众治病,不受谢金,只求治愈者按病轻重分别栽三株或五株杏树。数年蔚然成林,每年杏熟,他皆易谷以济贫民百姓。后因以“杏林”代指良医,今“庐山杏林”,乃其遗迹。
三国时吴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,字君异。为人品格高洁,不求闻达与高官厚禄。精医术,与华佗、张仲景被后世并称为“建安三神医”。隐居庐山,热忱为民众治病,不受谢金,只求治愈者按病轻重分别栽三株或五株杏树。数年蔚然成林,每年杏熟,他皆易谷以济贫民百姓。后因以“杏林”代指良医,今“庐山杏林”,乃其遗迹。
杂志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十月(1907.11)在广州创刊。旬刊。画师崔芹、伍德彝、潘达微、何剑士等二十余人主办。以刊载时事、政治讽刺画为主,间刊小说、杂文、剧本、汇电、新闻。曾刊《江浙路要事绘图》,声援
明洪武元年(1368)改浔州路置。治桂平市(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、贵港、平南等市、县地。属广西省。清雍正年间划入今武宣县地。1913年废。
传为宋处州(治今浙江丽水)人。与弟生二在龙泉各主一窑。他所烧者名哥窑,又名琉田窑。弟所烧者名弟窑,又名龙泉窑。皆宋代名瓷,足与官窑媲美。哥窑或即今人所指龙泉仿官窑器,不是传世哥窑。弟窑似系一般龙泉白胎
即南朝之齐朝,史称南齐,以与北朝之齐朝(北齐)相区别。参见“齐”。
1225—1294元奉元高陵(今属陕西)人,字元甫。幼读《易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诸书,后得朱熹《四书集注》研读。至元十一年(1274)召入大都,不久辞归。十六年以修《授时历》召,与郭守敬、王恂、许衡等
西汉置。治今云南罗平县一带。属牂牁郡。南朝梁废。
1644—1711清安徽歙县人,字和卿。著名雕版艺人。所刻作品流丽工致,柔润有泽,刚劲婉约,典雅朴实。刻有《徽州府志》山水图十六幅,与黄方中合刻康熙《休宁县志》山水图十一幅等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升邵武军为路。治所、辖境同邵武军,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。十八年高日新起义于此。至正二十七年(1367)朱元璋改为邵武府。
书名。北宋邵雍撰。十二卷。其义据著者言:“至大之谓皇,至中之谓极,至正之谓经,至变之谓世。”(《皇极经世系述》)旨在“穷日月星辰飞走动植之数以尽天地万物之理,述皇帝王霸之事以明大中至正之道”,既研究自
书名。清林鍼撰。林氏于道光二十八年(1848)赴美国谋生一年有余。是书为其旅美实录。其中涉及美国的政治、经济,尤其是蓄奴、选举、独立、总统制等方面的文字,为近代中国人对美国社会最早的报道。今湖南人民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