艋舺
在今台湾台北市西龙山、双园一带,地滨淡水河。为早期先民系船处,俗呼独木舟为艋舺,因以为名。清嘉庆末至同治年间,为台湾对大陆贸易的重要港口。道光时最繁荣,有“一府(台南),二鹿(鹿港),三艋”之称。同治末年以后,因河床淤塞逐渐衰落,港市移向下游近邻大稻埕一带。光绪元年(1875)置淡水县为台北府治。
在今台湾台北市西龙山、双园一带,地滨淡水河。为早期先民系船处,俗呼独木舟为艋舺,因以为名。清嘉庆末至同治年间,为台湾对大陆贸易的重要港口。道光时最繁荣,有“一府(台南),二鹿(鹿港),三艋”之称。同治末年以后,因河床淤塞逐渐衰落,港市移向下游近邻大稻埕一带。光绪元年(1875)置淡水县为台北府治。
见“刘旦”。
1252—1324南宋吉州安福(今属江西)人,初名应梅,字鼎翁,号梅边。咸淳间补太学生。元军陷临安(今浙江杭州),他倾家资助文天祥起兵抗元,留置幕府。旋以母病归里。天祥被俘,他作生祭文勉其必死,以全大
①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之《吴王濞传》有“吴会稽轻悍”语,一说“稽”字为后人妄增,故“吴会”之称,西汉已有。清赵翼《陔余丛考》:“西汉时会稽郡治本在吴县,时俗以郡县连称,故云‘吴会’。”②东汉顺帝永建四年
?—1365元末人。陈友谅属下将领。人称饶大胆,讹作姚大胆。初据安福(今属江西),任知枢密院事。至正二十一年(1361)冬,与永新周安、吉安孙本立合兵攻兴国、东乡元兵。次年,孙本立以吉安降朱元璋;他与
明代税课之一。饷税中根据货物多寡计值征收者,其税出自铺商。为防船商藏匿货物,逃漏税课,规定商船不得先行起货,必待铺商持应税之号票,就船完税后,方许转运。万历三年(1575)以后曾数定抽税则例,依货物时
官名。《周礼》列为夏官司马属官,主司殴驱疫鬼,由武士充任。
991—1040北宋赵州平棘(今河北赵县)人,字公垂。荫补太祝,年十五,召试中书,迁大理评事。大中祥符元年(1008),复试学士院,为集贤校理,赐同进士出身。判三司凭由司,蠲积负数百万,脱械系数千人。
宋辽战争重要战役之一。太平兴国四年(979),高梁河之战宋军失败,辽燕王韩匡嗣与耶律沙、耶律休哥统兵攻宋,与宋将赵延进、李继隆等军战于满城(今属河北)。赵延进、李继隆劝说崔翰等改变宋太宗预授之阵图,大
①唐文明元年(684)置。治今陕西乾县。因其地为高宗乾陵所在,有奉祖先陵寝之意,故名。属雍州。建中时,德宗曾避难于此。乾宁元年(894),于县置乾州。宋以后历属京兆府、醴州、乾州。元至元元年(1264
?—前2西汉河内温县(今属河南)人。哀帝祖母。初以上官太后才人为宣帝太子刘奭(即元帝)所幸。元帝即位,立为倢仔,更号昭仪,生子定陶恭王。成帝立,随王归国,称定陶太后。恭王卒,子嗣爵为王。她以珍宝赂遗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