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牌。又名秋夜月、上西楼、忆真妃、乌夜啼等。三十六字,上阕三句,三平韵,下阕四句,两仄韵,两平韵。
亦称牌坊。一种建筑形式。为古时宣扬封建礼教、标榜封建功德的纪念性建筑物。起源于汉代。多建在庙宇、陵墓、祠堂、衙署、通衢、园林、桥头等处。一般用木、砖、石和琉璃等材料建成,造型美观,结构讲究。形式有双柱
唐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玄宗开元初,任国子博士、弘文馆学士,后外调润州别驾。晚年深感褚少孙所补《史记·武帝本纪》诸篇言辞鄙陋,裴骃《史记集解》中音义有散佚,徐广《史记音义》及邹诞生、刘伯庄诸家音义多疏
①债券。南朝梁萧宏在建康(今江苏南京)有专供借贷钱物之邸舍数十处,借钱者以田宅、邸店作为抵押,悬上文券。期迄,萧宏即驱券主,夺其田宅。②买卖契约。东晋、南朝凡货卖奴婢、马牛、田宅时所立字据,率钱一万,
官名。十六国前秦置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大鸿胪韩胤领护赤沙中郎将,移乌丸府于代郡之平城。”乌丸,又作乌桓。
官署名。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亦称小御用监。洪武二十八年(1395)置。设掌印太监一员,提督军器库太监一员,管理、佥书、掌司、写字、监工数十员。掌制造刀枪、剑戟、鞭斧、盔甲、弓矢等各种军器。清初沿置
北周天和三年(568)置。寻废。武周大足元年(701)分雅、巂二州复置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洪源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黎州。治汉源县(今汉源县西北。明废入州)。辖大渡河两岸三县十一城,相当今四川
唐六都护府之一。贞观十四年(640)平高昌,置西州(治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高昌故城),并于州设都护府。二十二年取龟兹,移治龟兹国城(今新疆库车县东),统辖安西四镇。永徽二年(651)弃龟兹,移治西州。显
爵名。春秋战国置,比上卿低一等的卿大夫。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:“先君是以爱其子,而仕诸秦,为亚卿焉。”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”,“遂委质为臣,燕昭王以为亚卿。”
书名。清朱一新撰。四卷。为研究《汉书》心得之结集。其内容有版本字句之校勘,有史事之考订。征引资料,上至《史记》及服虔以后诸家注释,下及《海国图志》、《瀛环志略》,旁征博引,颇为精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