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速刺丁
元回回人。赛典赤长子。随父镇云南,任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。率蒙古、爨、僰、摩些军侵金齿、蒲骠、曲腊、缅等部,先后招降三百余寨,定赋税,设驿站。至元十七年(1280),任云南行省左丞,后升右丞、平章政事。主政期间,裁省都元帅府及打金规措所,削减冗官。定质子制:诸部酋长之子入质京师,千百户之子留质云南王处。定屯田课程,设专官掌管,每年得银五千两。二十八年,改任陕西行省平章。
元回回人。赛典赤长子。随父镇云南,任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。率蒙古、爨、僰、摩些军侵金齿、蒲骠、曲腊、缅等部,先后招降三百余寨,定赋税,设驿站。至元十七年(1280),任云南行省左丞,后升右丞、平章政事。主政期间,裁省都元帅府及打金规措所,削减冗官。定质子制:诸部酋长之子入质京师,千百户之子留质云南王处。定屯田课程,设专官掌管,每年得银五千两。二十八年,改任陕西行省平章。
清嘉庆年间川楚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。主要首领有冉文俦、冉天元等。嘉庆元年(1796)十二月,起于通江县王家寨。次年东乡会师后,编为通江蓝号。四年正月,冉文俦牺牲,冉天元率起义军先后与清将额勒登保、德楞泰
?—738即车鼻施啜苏禄。突骑施汗国雄主。出车鼻施部。后突厥杀娑葛,突骑施无君,他颇善绥抚,十姓部落纷纷归附,众至三十万,复雄于西域。开元四年(716)唐先后拜为左羽林大将军、金方道经略大使、突骑施都
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)改永安军置。治今四川都江堰市。熙宁五年(1072)废为寨。九年,复于导江县(今都江堰市东)置永康军使,属彭州。元祐初复故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都江堰市和汶川县部分地区。属成都府路。
科举科目之一,与进士实同名异。唐代置。咸亨后,此科遂废。又,开元七年(719),命州县学生年二十五岁以下、八品子,庶人二十一岁以下,能通一经或有文辞、史学者,入四门学为俊士,则非科举之科目。
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。《左传》文公十七年(前610):“周甘歜败戎于邥垂。”《水经·伊水注》:厌涧水“出西山,东流径邥垂亭南”。
清布鲁特(今柯尔克孜族)冲巴噶什部落头领。祖、父均受朝廷册封。嘉庆二十一年(1816),因参与镇压新疆喀什噶尔黑山派阿訇孜牙墩功,赏二品顶带。二十五年,张格尔谋犯边境,入报,遭叱逐。遂参与张格尔之乱,
杨或作阳,误作羊。北魏北平(今河北满城北)人。曾任抚军府司马。东魏武定五年(547)行役洛阳,目睹北魏旧都于丧乱后“城郭崩毁,宫室倾覆,寺观灰烬,庙塔丘墟”的景象,感慨不已,乃著《洛阳伽蓝记》,通过记
即“明本”。
明代官府织造工场。洪武三年(1370)建于杭州斯如坊。永乐间,因局址卑湿,乃于涌金门另建新局遂以旧局为南局,新局为北局。后南局尽废,工料并入北局。局内有房屋一百二十余间,分织、罗工作。
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京师大学堂设立,以培养高级翻译人才为宗旨,从中学毕业生中考收学生入馆肄业。以一百二十名为定额。分设英文科、法文科、俄文科、德文科、日文科。学生认习一种,务期专精,无庸兼习数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