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福陵

福陵

一称东陵。在今辽宁沈阳市东北的丘陵地上。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,为清朝关外三陵之一。始建于天聪三年(1629),基本建成于顺治八年(1651)。前临浑河,后倚天柱山,古木参天,风景优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郁(鬱)林郡

    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取南越地置。治布山县(今桂平市西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河池、凌云、天等等市、县以东,鹿寨、桂平等市县以西,凭祥市、十万大山以北,三江、贵州榕江二县以南和越南高平等地。东汉属交州

  • 坑丁

    宋时由坑户招募,从事金属矿采掘的苦力。往往为无业游民。信州铅山(今属江西)铜矿,坑户曾募集坑丁十余万进行生产,规模很大。有时也被官府差科作工匠,强迫服劳役。

  • 转漕

    古代指由水路或陆路转运粮饷。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载,汉王二年(前205)与楚战荥阳,“萧何转漕关中,给食不乏”。又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转漕甚辽远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《说文》云:‘漕,水转谷也。’一云车运

  • 刺和庄长官司

    土司名。明永乐四年(1406)置。治今云南维西县北。后废。

  • 晏首

    战国时齐国人。齐宣王大臣。时邹忌为相,荐于王使之仕者甚多,宣王不悦。独他所荐之人甚少,宣王悦之。邹忌说宣王,以为他杜绝贤人,壅塞荐贤之路。见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。

  • 元祐

    宋哲宗年号(1086—1094)。凡九年。

  • 保甲书

    书名。清徐栋编。四卷。辑录《清会典》及各家文集中有关保甲的条例、章程、奏疏、论说、公牍等而成。凡定例、成规、广存、原始四类。为清政治制度史料。道光十七年(1837)初稿,二十八年重订,附《牧令书》后刊

  • 安守

    ?—1586明建昌(今四川西昌)人。彝族。与五咱、王大咱同为建昌地区彝族头人。万历十四年(1586)十一月,四川巡抚徐元泰借口此三人与越巂邛部彝联合为乱,率军征伐,他中伏死,五咱败走昌州被俘,王大咱亦

  • 马印

    烙于马身上之印记。《北史·魏孝文帝纪》:延兴二年(472)“五月丁巳,诏军警给玺印传符,次给马印”。唐制,一般以小官字印印马驹右膊,以年辰印印右髀,以监名依左右厢印印尾侧。诸王公主以本号为印文,印于马

  • 华英书院

    学校名。清光绪十七年(1891)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创立于上海。二十四年,为纪念来华传教士麦都思,改校名为麦伦书院。由英人包克私为第一任校长。以造就“基督化人格”的青年为宗旨。内设英文、汉文两部,分正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