祓禊
防灾祭祀仪式。《周礼·春官·女巫》郑玄注云,祓,指拔除邪秽;禊,指洗洁身体。也称“祓除”或“禊”。各地进行此祭的时间、地点、方式不同。有在岁首进行,也有在春秋二季分别进行。其地点,有的在宗庙或社坛中,有的在水滨。其方式,有的举火,有的薰香沐浴,有的用牲血涂身。而其中以三月上巳日在水边,由女巫主持,以香草水洗手、脚、身的祓禊仪式最为普遍。后代沿用,具体内容或用不同。
防灾祭祀仪式。《周礼·春官·女巫》郑玄注云,祓,指拔除邪秽;禊,指洗洁身体。也称“祓除”或“禊”。各地进行此祭的时间、地点、方式不同。有在岁首进行,也有在春秋二季分别进行。其地点,有的在宗庙或社坛中,有的在水滨。其方式,有的举火,有的薰香沐浴,有的用牲血涂身。而其中以三月上巳日在水边,由女巫主持,以香草水洗手、脚、身的祓禊仪式最为普遍。后代沿用,具体内容或用不同。
官署名。简称宾客司。清代理藩院诸司之一。顺治十八年(1661)设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改称王会清吏司,遂废。
一作岸奔。藏语的音译。吐蕃财务官或度支官称号。唐永徽四年(653),吐蕃香雄地区已见此官号。吐蕃政权建立后,曾设“岸奔榼苏户属劫罗末论”,意为“内府理财官”。吐蕃在其占领的河陇及新疆部分地区,亦设此官
1669—1725或1735清江苏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字南季,又字恪庭,号狮峰道人。沈荃之子。康熙进士。官至太仆寺卿,提督四译馆。画传家学,山水师倪云林、黄公望,思致高远,笔力雄健。圣祖南巡献画称旨
①在今河北柏乡县北。公元25年,刘秀即皇帝位于此,建立东汉政权。②即今河南渑池县东千秋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“其亭累石为垣,世谓之千秋城也。”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亭有千秋之号”,即此。
?—1114辽析津(今北京)人,字若思,本姓李。父仲禧,官至北院宣徽使,迁汉人行宫都部署。咸雍六年(1070,一作七年)赐姓耶律。幼好学,有诗名。咸雍进士。官将作少监,累迁大理少卿、大理卿、景州刺史。
西突厥肆叶护可汗的原称号。
唐贞观元年(627)分天下为十道,此其一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、甘肃祖厉河流域、宁夏贺兰山以东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西和狼山以南的河套等地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)置采访处置使,又分今陕西中部另置京畿
427—500南朝齐南彭城(今江苏镇江)人。宋孝武帝时,起为右卫将军张永前军幢主。宋末随萧道成,以拒桂阳王刘休范功封侯,除游击将军,转广州刺史。入齐,历镇南兖州、益州与雍州,平定僚蛮之变。明帝永元元年
1335—1386明凤阳临淮(今安徽凤阳东北)人。元末组织乡兵,以所部投朱元璋。英勇作战,身先陷阵。历官右副元帅、亲军卫指挥使、六安卫指挥使等。洪武三年(1370)进同知都督府事,封六安侯。用兵持重,
?—1890清湖南长沙人。咸丰初年为“楚军”营官,镇压太平军,累迁至副将。咸丰十年(1860)从多隆阿镇压西北回民义军。同治元年(1862)擢甘肃提督。三年在陕西迭败西北太平军,并移师入甘会同雷正绾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