督责之术
秦代统治者实行的一种统治术。据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,二世元年(前209),陈胜、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后,丞相李斯为取悦于二世,上书建议“行督责之术”。认为君主应肆情纵恣,而不务苦形劳神,只要督责臣下,轻赏重罚,就可以久处尊位,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。这种统治术的理论依据来自申子和韩非子的法家学说。秦二世采用此术,督责日益刻深,刑杀无度,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。
秦代统治者实行的一种统治术。据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,二世元年(前209),陈胜、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后,丞相李斯为取悦于二世,上书建议“行督责之术”。认为君主应肆情纵恣,而不务苦形劳神,只要督责臣下,轻赏重罚,就可以久处尊位,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。这种统治术的理论依据来自申子和韩非子的法家学说。秦二世采用此术,督责日益刻深,刑杀无度,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。
官署名。北魏置,掌管马、牛等牲畜的牧养,属尚书省。以都牧尚书为长官,下设都牧少卿、都牧令等官属,以及内廷派驻的都牧曹给事中、给事、龙牧曹奏事中散等监察官员。太和改制罢,其职掌并入太仆。
算学术语。(1)郑玄引郑众释九数谓今有勾股。西汉将*旁要的内容并入,成为《九章算术》之第九章,以御高深广远。包括勾股术,各种解勾股形的问题,勾股容方、容圆,以及若干一次测望问题,共二十四个应用题。后此
?—390十六国时人。原为沙门。后燕建兴五年(390)九月,北平人吴柱聚众千余反,被立为天子,旋败亡。法正(176—220) 三国时扶风郿县(今陕西眉县东)人,字孝直。东汉建安初入蜀,益州牧刘璋未加重
唐羁縻都督府名。约贞观九年(635)置于疏勒。故地在今新疆喀什。隶于安西都护府。约贞元六年(790)后废。
一作火儿慎、好儿趁、廓儿沁、喀喇沁。部落名。明清对住牧于嫩江流域蒙古科尔沁部人的称呼。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撒儿后裔。哈布图哈撒儿牧地本在额尔古纳河、呼伦湖和海拉尔河一带。明初,十四代孙奎蒙克塔斯哈
乐曲名。唐十部乐之一。南北朝时,自高昌国(治今新疆吐鲁番东)传入中原。隋大业六年(610),高昌献《圣明乐》,未入七部乐和九部乐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),李靖灭高昌,尽收其乐,自此有十部乐。其器有答腊
书名。南朝梁僧宝唱撰。三十一卷。天监九年(510)至十三年间写成。记梁以前历代名僧。今已不存。南宋时日本沙门宗性有《名僧传钞》(抄自东大寺藏卷)。观其所抄,搜集宏丰,如僧行、昙济、道韶、僧印、道海、僧
北朝时秦郡宁夷(今陕西礼泉北)人,字承略。北魏永安中,随并州刺史尔朱天光出讨关陇,继赴夏州从刺史宇文泰。寻受命迎孝武帝至长安,进爵清水县子。西魏大统中,累使柔然,进骠骑大将军,加侍中。北周孝闵帝即位,
书名。清张曜撰。二十二卷。编撰于同治年间,记咸丰、同治时山东用兵始末。凡十目五十篇。所记:(1)太平军于咸丰四年(1854)由丰工缺口渡黄河,攻克金乡、临清、冠县、郓城,占领曹县,后为胜保所镇压。(2
元末明初吉安(今属江西)人,字以制,号葛溪。元时屡拒礼聘,隐居太行黄华山二十八年不仕。明洪武四年(1371)归江西,年已六十余,寓居临川以终。著有《庚申外史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