猇亭之战
即“夷陵之战”。
即“夷陵之战”。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见“淄青”。
?—1902清末汉军正红旗人,字子通。同治举人。光绪十四年(1888)后,历任常镇道、温处道、徽宁池太道。十八年出任驻美公使,兼日斯巴尼亚(即西班牙)和秘鲁公使。二十二年,转任驻俄、奥、荷三国公使。二
云南腾越九关之一。在今盈江县盏达。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置。为边防土弁驻屯之所。抚夷(土目)初为金姓,清道光中由盏西土目孟氏承充,世职。
1090—1150辽后族。本名术里者。父特末,辽中书令。母为辽道宗女。天祚帝西逃,他为护卫太保,兼领军事。被俘,降金。天会四年(1126),奉使宋朝。累迁右宣徽使,改殿前都点检。熙宗朝,指斥宗磐,以功
春秋楚地。在今河南许昌县西南。《左传》襄公十八年(前555):“子庚帅师,治兵于汾”,即此。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三年(1276)置,秩从七品,设大使、副使各一员领之。属工部。掌织造御用领袖纳失失等段。
官制用语。明朝称幼童、白丁和商贾以捐纳而得入监为监生者。或称例生。大都不入国子监读书,只候凭票选官。清朝专指汉人无“出身”而入仕者。武生行伍就文职者亦视于此。其捐输官职,只授从九品或未入流。识满、汉字
北宋末年以周邦彦为首的宫廷词人集团。徽宗崇宁中设置大晟乐府,以邦彦为提举官,万俟咏、晁端礼、田为、晁补之等为制撰官,彼此词风相似,故有此称。周词内容无非艳情、羁愁、咏物,然善于化用唐诗入词,遣辞典雅含
在今四川康定县北。唐贞元十七年(801),雅州经略使路惟明趋吐蕃逋租、偏松等城,即此。
见“回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