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路
北宋初置。太平兴国元年(976)析为东西两路,至道三年(997)复合为淮南路。初治楚州(治今江苏淮安市),治平中徙治扬州(治今江苏扬州市)。辖境南至长江,东至海,西至今湖北黄陂、红安和河南新县、光山,北逾淮水,包有江苏、安徽的淮北地区各一部分和河南永城、鹿邑、郸城等市、县。熙宁五年(1072)分为东西两路。
北宋初置。太平兴国元年(976)析为东西两路,至道三年(997)复合为淮南路。初治楚州(治今江苏淮安市),治平中徙治扬州(治今江苏扬州市)。辖境南至长江,东至海,西至今湖北黄陂、红安和河南新县、光山,北逾淮水,包有江苏、安徽的淮北地区各一部分和河南永城、鹿邑、郸城等市、县。熙宁五年(1072)分为东西两路。
364—425十六国时略阳清水(今甘肃清水西北)人。氐族。氐王杨定之叔子。晋太元十九年(394),定为西秦乞伏乾归所杀。他先守仇池(今甘肃成县西北),乃继其位,自号征西将军、秦州刺史、仇池公。分诸氐羌
清代奖励官员的制度。凡官员考核成绩优异,或有重大功绩者,奉旨交部从优议叙。亦即加倍给予奖励,称为优叙。
官署名。金承安四年(1199)改提刑司设。掌一路司法刑狱,考核官吏,兼劝农桑。设按察使一员掌司事。元世祖至元六年(1269)设提刑按察司。二十八年改称“肃政廉访司”。明初设提刑按察使司,主管一省之刑名
(溵)见“水②”。
1681—1726即胤禩。清圣祖第八子。康熙三十七年(1698)封贝勒。四十七年以太子允礽被废,谋为储贰,并受朝臣举荐,被圣祖申斥。世宗继位,晋封廉亲王,总理事务,阳为重用,实加抑制。雍正四年(172
①唐天复二年(902)以安固县改名。治今浙江瑞安市。属温州。元元贞初升为瑞安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降为县。②金泰和六年(1206)以宗安县改名。治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。属瑞州。元废。
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。《春秋》庄公二十九年(前665):“城诸及防”,即此。西汉置县。
即活字版。清乾隆中刊印《四库全书》善本,用木活字排印,力省功多。因活字之名不雅,故易名聚珍版。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三年(1276)置,秩从七品,设大使、副使各一员领之。属工部。掌织造御用领袖纳失失等段。
科举考试用语。指考试的场次。唐神龙元年(705),首先确定进士科“先帖经,然后试杂文及策”的三场考试制度。其后,宋之解试、省试,元、明、清之乡试、会试皆采用三场制,称为初场(或头场)、二场、三场。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