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求土人
隋称台湾为流求。大业三年(607)、五年炀帝先后派羽骑尉朱宽、武贲郎陈稜率兵至流求。当地土人首领名渴刺兜,居波罗檀洞。居民除采集、渔猎外,还从事农耕牧畜。农作物有稻、粱、黍、麻、豆等。有拔毛、文身之俗,嫁娶以酒肴、珠贝为聘。
隋称台湾为流求。大业三年(607)、五年炀帝先后派羽骑尉朱宽、武贲郎陈稜率兵至流求。当地土人首领名渴刺兜,居波罗檀洞。居民除采集、渔猎外,还从事农耕牧畜。农作物有稻、粱、黍、麻、豆等。有拔毛、文身之俗,嫁娶以酒肴、珠贝为聘。
军阶名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军官等级而置,为上等第三级,秩视副将,阶从二品,任统领官。宣统元年(1909)修订,军佐冠以军医、制械等字样。
古代打击兵器。本出西戎。棒一长一短以铁链连之,利于自上击下,马上用之,以敌汉之步兵。其状如农家打麦之连枷,故汉兵善用者巧于戎人。
清雍正十二年(1734)升陈州为府。治淮宁县(今淮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、沈丘、商水、太康、西华、项城、扶沟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
即今湖南长沙县西北靖港。清咸丰四年四月二日(1854.4.28),曾国藩率湘军战船在此为太平军所败,曾投水自尽,被救后奔长沙。
?—339晋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陶侃子。历东中郎将、南平太守、南蛮校尉等职。父死后,庾亮继镇荆州。时王导执政,他进谗于导、亮之间。亮以为南中郎将、江夏相,监江夏、随、义阳三郡军事,使以所领二千人随至
官名。明制,以在京所设官店为宣课司,置大使掌其税收。清于江苏江宁府聚宝门及龙江关分设宣课司大使各一人,从九品。掌税收。
①或称明律令,即通晓法律。见“明法科”。②官名。北齐置,属大理寺,员十人。隋代沿置,大理寺属员二十人;左右领军府属员四人,隶于法司,掌律令轻重。
亦名高堠原。在今山西运城市安邑镇北;一说在今河南封丘县东。相传汤伐夏桀,战于鸣条之野,即此。
唐龙朔二年(662)至咸亨元年(670)改秘书郎为兰台郎。
即“军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