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武冠

武冠

亦称武弁大冠。武官、侍从官之冠。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下》:“武冠,一曰武弁大冠,诸武官冠之。侍中、中常侍加黄金珰,附蝉为文,貂尾为饰,谓之‘赵惠文冠’。”《晋书·舆服志》:“武冠,一名武弁,一名大冠,一名繁冠,一名建冠,一名笼冠,即古之惠文冠”;“天子元服亦先加大冠,左右侍臣及诸将军武官通服之。侍中、常侍则加金珰,附蝉为饰,插以貂毛,黄金为竿,侍中插左,常侍插右”。至唐,皇帝武弁,为讲武、出征、搜狩、大射之服,有金附蝉,平巾帻;群臣武弁,为武官朝参、殿廷武舞郎、堂下鼓人、鼓吹桉工之服,有平巾帻。参见“惠文冠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截缺

    清代铨选制度。指官缺月选之截止日期。凡月选,满洲、蒙古、汉军皆以上旬(指每月初五日),汉官以下旬(即每月二十五日),笔帖式以中旬(即每月二十日)为截止日期,截前出缺、开缺为本月之缺,逾期为下月之缺。在

  • 迤东

    地区名。明时称云南昆明以东地区为迤东。清时置迤东道。

  • 烧饭

    辽、金、元时,契丹、女真、蒙古等族贵族死后举行祭礼的俗称。《辽史》又译“爇节”。《金史》或作“烧饭礼”。《元朝秘史》卷二蒙古语音译“亦捏鲁”,旁译作“烧饭祭礼”。起源于祭祀时焚烧酒食,但有的贵族也焚烧

  • 沈在宽

    ?—1733清浙江湖州人。吕留良再传弟子。在乡教读,与其师严鸿逵进行反清活动。雍正六年(1728)以曾静案被捕,所著诗集,有“陆沈不必由洪水,谁为神州理旧疆”等语。被指为有意讥讽清廷。十年十二月遭杀害

  • 巩信

    元易州(今河北易县)人。彦晖之子。宪宗九年(1259),袭父职为易州等处管军把总。中统三年(1262),从征李璮。至元四年(1267),从元帅阿朮攻宋。十一年又从伯颜攻宋,有战功。后升管军千户,镇太平

  • 一作邴。春秋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。即今山东费县;一说在今费县西北《春秋》隐公八年(前715):“郑伯使宛来归祊”(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“祊”作“邴”);《左传》桓公元年(前711):“春,公即位,修好

  • 封嵎

    封山和嵎山的合称。嵎或作隅、禺。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,两山相去仅二里。相传古汪芒氏之君防风守此。封储 清仓储术语之一。雍正五年(1727)规定,各省酌留布政司银两,自十万至三十万不等,以备不时之需,由督

  • 劈分

    见“劈绩”。

  • 正监

    官名。战国秦国商鞅时设此官。主管监察事项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“将军为木台,与国正监,与王御史参望之。其先入者,举为最启;其后入者,举为最殿。”高亨注释:“正监,官名,主管监察事项。”

  • 郑余

    餘)庆(746—820唐郑州荥阳(今属河南)人,字居业。三世显官。大历进士。德宗时,由幕府选为翰林学士,迁工部侍郎,知吏部选事。贞元十四年(798),拜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,后坐事贬郴州司马。宪宗立,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