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儒
?—1902
清末汉军正红旗人,字子通。同治举人。光绪十四年(1888)后,历任常镇道、温处道、徽宁池太道。十八年出任驻美公使,兼日斯巴尼亚(即西班牙)和秘鲁公使。二十二年,转任驻俄、奥、荷三国公使。二十四年为工部右侍郎。二十六年俄军侵占中国东三省,次年被任为全权大臣与俄交涉收回东三省问题。交涉逾年,俄国以草约十二款逼其画押,他不顾强敌威胁利诱,拒绝在卖国条约上签字。二十八年二月,病卒于俄国首都圣彼得堡任所。有《杨儒庚辛存稿》。
清末汉军正红旗人,字子通。同治举人。光绪十四年(1888)后,历任常镇道、温处道、徽宁池太道。十八年出任驻美公使,兼日斯巴尼亚(即西班牙)和秘鲁公使。二十二年,转任驻俄、奥、荷三国公使。二十四年为工部右侍郎。二十六年俄军侵占中国东三省,次年被任为全权大臣与俄交涉收回东三省问题。交涉逾年,俄国以草约十二款逼其画押,他不顾强敌威胁利诱,拒绝在卖国条约上签字。二十八年二月,病卒于俄国首都圣彼得堡任所。有《杨儒庚辛存稿》。
官署名。即清通政使司之登闻鼓厅。
晋安平武邑(今属河北)人,字季阳。有文才,时人谓其与兄载、协及陆机、陆云为“二陆三张”。东晋初,拜散骑侍郎,领佐著作郎,出补乌程令。入为散骑常侍、领著作。撰《历赞》一篇,已佚。
南宋两浙西路的简称。见“两浙西路”。
明人“汗”的异译。如称俺答汗为俺答哈,昆都楞汗为昆都力哈,彻辰汗(辛爱)为乞庆哈等。
即今越南河南宁省交水。明永乐初,张辅等攻安南,督舟师进逼胶水,即此。
在今河南南阳市南淯水(今白河)上。聚沙以壅水,故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建武二年(495),“南阳太守房伯玉等又败(魏)薛真度于沙堨”,即此。
三国吴末帝年号(277—280)。凡四年。
官署名。宋代置,隶太仆寺。掌皇帝乘舆、法物,安排大驾、法驾、小驾所需各种车辆,区分不同名位所用车辆数目与陈列的先后顺序。监官三人。
壶的一种。青铜或陶制。口部作蒜头状,细长颈,圆鼓腹或扁圆腹,圜底,圈足。系战国晚期秦国墓葬中富有特征的随葬品,多为实用器。通行于秦与汉初。较晚器型颈加长。
吐蕃官名。相当于唐的都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