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李天馥

李天馥

1637—1699

清河南永城人,字湘北,号容斋。顺治进士。康熙十六年(1677)任内阁学士。二十年升户部左侍郎,二十三年调吏部。严绝货贿,时论嘉之。二十七年晋工部尚书。三十一年官武英殿大学士。为政尚清简,恪守成法。著有《容斋集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子般

    ?—前662般又作斑。春秋时鲁庄公庶子。因庄公死后无嫡子,他被庄公之弟季友立为鲁君。在位不满两月,即为庆父派人所杀。

  • 武显将军

    官阶名。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)改武显大夫设,为武职正二品之封赠。参见“武职封赠”。

  • 李恂

    ①东汉安定临泾(今甘肃镇原东南)人,字叔英。少习《韩诗》,教授诸生常数百人。章帝时以侍御史持节使幽州,抚慰北狄,沿途图写山川、屯田、聚落,成百余卷。历任兖州刺史、张掖太守,以清俭见称。时大将军窦宪将兵

  • 长物志

    书名。明文震亨撰。震亨,字启美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成书于崇祯七年(1634)。十二卷。内容分室庐、花木、水石、禽鱼、书画、几榻、器具、位置、衣饰、舟车、蔬果、香茗十二类。其中卷一室庐部分详述门、阶

  • 成驩

    战国时齐国人。约与齐湣王同时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记载他曾说齐王“太仁于薛公(田婴),太不忍于诸田(田氏宗族)。太仁薛公则大臣无重,太不忍诸田则父兄犯法。大臣无重则兵弱于外,父兄犯法则政乱于内。兵弱于

  • 更籍

    战国时秦民更改户籍的法律用语。自商鞅变法后,秦政府规定民不得擅徙。若经申报官府获准徙居时,要到地方主管部门备案,谓之更籍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法律答问》:“甲徙居,徙数谒吏,吏环,弗为更籍。”

  • 科举

    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。因分科取士,故名。隋文帝以九品中正制为贵族垄断,百弊丛生,乃废之,并于开皇七年(587)设志行修谨、清平干济二科举士。炀帝时始置进士科。通过各科考试,合格者可录用为官。唐

  • 益绵

    阿拉伯语Imam的元代音译,今译伊玛目,意为引导人、表率、领导者。伊斯兰教创立之初,用于称穆罕默德本人或其代表,后用于泛称穆斯林礼拜的主持者、礼拜寺的住持。元代意译为“主持”。

  • 淇门镇

    即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。当卫河与淇河交汇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顺元年(890),朱温遣其将“庞师古、霍存下淇门、卫县”,即此。宋《元丰九域志》卫州汲县领淇门镇。元时漕运自封丘中滦镇陆运至此入御河。明初徐

  • 金符

    又称平金牌、素金牌。即“金牌②”,参见“牌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