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世卿
南朝陈人,亦名三议,自称寓滋先生。据传曾“心重《大乘》,口诵《般若》”,后转而批驳佛理。认为“万法万性,皆自然之理”而“非造物之功”;人生皆由命定,性命纯属偶然,“如温风转华,寒飙飏雪,有委溲粪之下,有累玉阶之上”,与“善恶报应”无关。主张“征其事”以验其言。其取证的比喻和方法,和范缜颇相类似。著有《性法自然论》。
南朝陈人,亦名三议,自称寓滋先生。据传曾“心重《大乘》,口诵《般若》”,后转而批驳佛理。认为“万法万性,皆自然之理”而“非造物之功”;人生皆由命定,性命纯属偶然,“如温风转华,寒飙飏雪,有委溲粪之下,有累玉阶之上”,与“善恶报应”无关。主张“征其事”以验其言。其取证的比喻和方法,和范缜颇相类似。著有《性法自然论》。
①*十二次名称之一。配十二辰为卯,包括氐、房、心三宿。②心宿别名。《尔雅·释天》:“大火谓之大辰。”郭璞注:“大火,心也。在中最明,故时候主焉。”
日本遣唐使船队别名。孝谦天皇赐遣唐大使*藤原清河御制歌中有“遣尔四舶,其早归来”句。因从文武天皇(697—707)至仁明天皇(833—850)期间,遣唐使船队皆由四艘使舶组成,故称。
官署名。元代地方监察机构。世祖至元十六年(1279)置,设司成都路,置使、副使等职,监治成都、嘉定、广元、顺庆、永宁、重庆、夔州、叙州、马湖等路,兼劝农事。二十八年,改肃政廉访司,隶陕西行御史台。
官名。新莽末汉宗室刘永置,任其弟刘防为之。三国蜀后主景耀四年(261)复置,迁尚书令董厥为之,与诸葛瞻共同辅政。三国魏末亦置,二品。西晋初,不置司马,不给官骑。王濬任职后,诏依征、镇给五百、大车,增兵
元代蒙古语中的汉语借词,源于汉语道人。元代文献中音译作“脱因”或道人,义译和尚。
1053—1102北宋徐州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,字履常,一字无己,号后山居士。少学文于曾巩,绝意仕进。巩荐其修史,以布衣未用。章悖欲其谒见,将荐于朝,终不往。元祐初,以苏轼等荐,为徐州教授。又任太学博
清初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字序始。曾评刻《三国演义》,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,成为今日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。
水渠名。在唐河北道相州临漳(今河北临漳西南)北三十里。咸亨四年(673)县令李仁绰开,引天平渠水,自滏阳下流入成安以溉田。
书名。南宋王灼撰。灼,字晦一,号颐堂,遂宁(今属四川)人。其家乡以产糖霜(冰糖)著名,故写下是书。成书于绍兴十五年(1145)前后,计七篇。原委第一,述唐大历中始创糖霜之事。以下各篇皆无篇名,其内容:
书名。隋杜台卿撰。十二卷。自序称:“《尔雅》四气和为玉烛,《周书》武王说周公推道德以为宝典”,故以名书。分月记述时令,各为一卷。卷首均冠以《礼记·月令》原文,并予注释。于时令物候、雷云雨霜、鸟兽活动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