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武公
春秋时曹国国君。公元前554—前528年在位。名滕。曹成公之子。即位后曾参加晋与诸侯在澶渊(今河南濮阳西北)、沙随(今河南宁陵西北)等地举行的盟会。死后子须继位。
春秋时曹国国君。公元前554—前528年在位。名滕。曹成公之子。即位后曾参加晋与诸侯在澶渊(今河南濮阳西北)、沙随(今河南宁陵西北)等地举行的盟会。死后子须继位。
书名。章回小说。明罗懋登著,一百回。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(1597)。写郑和下西洋擒妖伏怪故事,部分内容取自《西游记》、《封神传》。
书名。清钱仪吉撰。未分卷。《晋书》无兵志,钱氏辑取本书纪、传、职官志、食货志及《太平御览》、《唐六典》注、干宝《晋纪总论》等有关资料,爬疏成书,使有晋一代兵制及其末期弊失,稍具梗概,填补了《晋书》的缺
西魏大统四年(538)东道行台王思政因玉壁险要,筑城以御东魏,兼置并州镇此。在今山西稷山县西南汾河南岸。“城周回八里,四面并临深谷”(《元和郡县志·绛州·稷山县》)。后又为南汾州、勋州、绛州治。东魏高
Mourao,1681—1726)葡萄牙人,字若望。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。康熙间来华传教,与贝子允禟过从甚密,曾替允禟向俄使郎喀致送厚礼。雍正元年(1723)允禟发配西宁,乃跟随前往,阴为允禟传递消息,
西汉永始四年(前13)置。治今山东宁阳县东北。属泰山郡。东汉废。
①一军主帅的别称。《周礼·夏官·序官》:“凡制军,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。王六军,大国三军,次国二军,小国一军,军将皆命卿。”②官名。统兵武职。(1)北魏置。《魏书·周观传》:“初为三郎,迁军将。”其时,
①(?—1352)元畏兀儿人,字国宾。由宿卫补官,转江东廉访副使,除襄阳路达鲁花赤。至正十一年(1351),镇压郧县(今属湖北)田端子起义及北琐红军。次年,领兵顽抗红巾军,转战监利、石首、潜江,被杀。
又称吏部黄甲榜。宋代吏部注授新及第人差遣所颁布的文榜。殿试毕,吏部开具合格人姓名、甲次、名次,以及各人所注授差遣,揭榜公布,称“黄甲阙榜”。
在今陕西富平县南。《周书·贺兰祥传》:西魏大统十六年(550),“太祖以泾、渭灌溉之处,渠堰废毁,乃命祥修造富平堰,开渠引水,东注于洛。功用既毕,民获其利”。
1051—1110北宋时党项人,字遵正。宋文思副使折克儁子。荐试廷中,补披带班殿侍,充鄜延路经略司准备差使。元丰五年(1082),败西夏于米脂。元祐六年(1091),又败西夏梁太后于洪德砦。以功积官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