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赤沙中郎将
官名。十六国前秦置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大鸿胪韩胤领护赤沙中郎将,移乌丸府于代郡之平城。”乌丸,又作乌桓。
官名。十六国前秦置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大鸿胪韩胤领护赤沙中郎将,移乌丸府于代郡之平城。”乌丸,又作乌桓。
本大荔国,秦厉共公六年(前471)灭之,以为临晋邑;一说秦筑高垒以临晋国,故名临晋。后为魏邑。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文侯十六年(前430),“伐秦,筑临晋元里”。后又属秦。《史记
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)朱元璋以庆元路改置。治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)。辖境相当于今浙江四明山以东、天台山以北及舟山群岛等地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改名宁波府。
?—1630明末人。王左挂部将。崇祯元年(1628)从左挂起义。三年被叛徒杀害于清涧(今属陕西)。
古国名。在今贵州都匀、福泉、黄平、贵定等市、县一带。战国楚顷襄王遣庄入滇,攻克其地。 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伐南越,发南夷兵,且兰君恐远行,旁国虏其老弱,乃反,杀汉使
书名。清末上海作新社译自日文。十章。记十九世纪欧洲主要外交事件,每章详一事始末,皆可独立成篇。如:维也纳会议(1814—1815)、神圣同盟、希腊独立、普法战争等。内容皆关政治,对通商贸易、经济、文化
书名。清田文镜撰。四卷。雍正五年(1727)成书。作者历任河南布政使、巡抚、总督,把治豫的奏疏、给属员的文稿、向治下公布的文告等汇成此书。记载当时河南政治、经济实施和民风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雍正朝的政
清广东人。早年加入天地会。咸丰四年(1854)与其兄谭星等在广东发动反清起义。五年由粤经湘入赣。六年加入太平军,隶石达开部。七年随石出走。十年脱离石达开,隶李世贤部,守浙江严州。同治元年(1862)封
官名。南朝宋置,掌皇帝出行仪仗行列等事务之侍从官。
历(曆)五代南唐历法。升元四年(940)历官陈承勋撰。显德五年(958),南唐失淮南,奉后周正朔,遂废。今佚。
唐时漠北回纥英武威远可汗磨延啜长子。至德二载(757),率骑四千援唐,肃宗宴接,命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与之结为兄弟,与唐将仆固怀恩为先行,克西京长安。复与郭子仪联兵,大破史思明叛军于新店,进复东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