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斋存稿
书名。清末盛宣怀著。一百卷,补遗十二卷。1939年刻本。此书包括光绪二十年(1894)至宣统三年(1911)的奏稿、电奏和朋僚电稿三类。可供研究清末历史的参考。
书名。清末盛宣怀著。一百卷,补遗十二卷。1939年刻本。此书包括光绪二十年(1894)至宣统三年(1911)的奏稿、电奏和朋僚电稿三类。可供研究清末历史的参考。
书名。撰者不详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九篇,列于儒家,并谓内容系“法天地,立百官”。章学诚《校雠通义》谓为官礼之遗。久佚。梁启超《汉书艺文志诸子考略》谓该书可能是战国秦汉间儒者述周代制度之书。
日本入唐学问僧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,天平五年)随遣唐使多治比广成使舶入唐,留居中土二十一年。曾于洛阳、长安就学,并与荣睿邀请、协助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教。前后五次渡海失败。天宝十二载(753)第六次东
或作娇。相传少典娶有娇氏之女,生黄帝、炎帝(《国语·晋语四》)。
明代未经入学直接参加乡试的士子。每逢乡试之年,由提学官考选童生中一二异常聪敏三场并通者,使与诸生一齐入场乡试。及格即为举人,不及格仍候提学官岁试,合格乃准入学。
?—676唐雍州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字德珪。显庆元年(656),为给事中。时刘洎子上言洎贞观末为褚遂良所谮枉死,中书侍郎李义府赞成之。他独辨其事不枉。历东台舍人。麟德元年(664),以西台侍郎同东西
清代屯田之一种。即由八旗官兵屯种之土地。其制始于清开国之初。每佐领拨壮丁十名、牛四头,于关外旷土屯田,所获充饷。入关后其制仍行。嘉庆七年(1802)伊犁将军松筠请将锡伯营按名分给地亩、各令自耕自食之制
古西域河名。唐时一作素叶水、碎叶水、细叶水,元作垂河、吹没辇,清作吹河,即今中亚之楚河。
武臣无职事或寄禄者。隋代置上柱国以下十一等散实官,六品以下翊军等四十三号将军为散号官。开皇六年(586)又别置武骑以下正六品至从九品八尉。大业三年(607)皆罢,置建节以下八尉,亦为正六品至从九品。唐
前697或前671—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。公元前636—前628年在位。名重耳。晋献公之子。为公子时,因献公欲立宠妾之子奚齐为嗣而遭加害,被迫流亡于外十九年。后由秦军护送返晋,立为国君。杀惠公之子圉
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,汉、魏洛阳故城内。北魏熙平元年(516),胡太后修建于宫前阊阖门内南一里御道西。有金像高丈八者一,如中人者十,玉像二。建九层浮图,浮图高九十丈,上刹复高十丈。每夜静,铃铎声闻十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