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侯桥
在今江苏南京市内。东晋、南朝时在建康城宣阳门外。南朝梁太清二年(548),侯景攻建康,太子以临贺王正德守宣阳门,正德率众于张侯桥迎景入宣阳门,即此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内。东晋、南朝时在建康城宣阳门外。南朝梁太清二年(548),侯景攻建康,太子以临贺王正德守宣阳门,正德率众于张侯桥迎景入宣阳门,即此。
蒙古语,会盟之意。厄鲁特议事机构。十五世纪中期,厄鲁特各部互不统属。因战争与内政外交需要,逐渐形成松散的联盟关系,其表现形式为不定期集会,即丘尔干,或呼拉尔(会盟)。遇有重大问题,各部封建领主临时集会
?—125东汉沛国洨(今安徽固镇东)人,字伯始。安帝永初中辟司徒府,三迁廷尉正。以明习法律,擢拜尚书,使居三公曹,其典法务在宽详,于汉法颇多建树。奏《决事比》二十三条,以省请谳之敝,又请除蚕室刑等,事
1220—1276元云中怀仁(今属山西)人,字宝臣。年二十三,为忽必烈(世祖)召见,奉命聘请名士王鹗等人。又奉命学习蒙古语,为忽必烈讲解儒家经典。宪宗即位时,与塔察儿等人到燕京(今北京)抚谕军民。宪宗
即“后晋出帝”。
官名。西汉宣帝令中郎将监羽林骑,称羽林中郎将,主羽林郎,掌宿卫侍从,属光禄勋,秩比二千石。东汉,三国魏、蜀沿置,多由外戚或功臣子弟等亲信充任。西晋罢。北魏复置,属领军将军(中领军),多授宗室或鲜卑拓跋
书名。元陶宗仪撰。九卷,补遗一卷。卷一至卷八及补遗,载录历代书家约二千余人,上起三皇,下迄元代,各有小传。卷九专论书法。初刻于明洪武九年(1376),有武进陶氏影印本。
官署名。亦称西南面招讨司、西南路招讨司、西南路招讨府。辽北面官。太祖神册元年(916)置,治丰州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),掌镇抚西京道西部。置招讨使、副使、都监等职,统领丰、云内、东胜、宁边等州及金肃州
官名。(1)《周礼》地官属官,掌纠正万民。(2)谏诤政事阙失之官。北宋端拱元年(988),改左、右补阙为左、右司谏。金、明亦设有左、右司谏。详见“左司谏”、“右司谏”。
官名。唐玄宗时始置,以宦官为之,掌弓箭等兵器出纳之事。地位重于其他宦官所任诸使。五代后梁沿置,为诸司使之一,掌内库弓矢刀箭。北宋属东班诸司使,初尚实莅其职,咸平六年(1003),成为武臣迁转之阶。
?—1737清满洲正白旗人,他塔喇氏。康熙三十九年(1700),以工部笔帖式监修武清筐儿港减水坝。五十九年官左副都御史,总管北运河事务。雍正元年(1723)迁兵部侍郎,后调礼部右侍郎。七年被劾索贿,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