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7)置,设司于中兴路(治今湖北荆州),监治中兴、峡州、蕲州、黄州、襄阳等本道诸路,并兼劝农事,隶御史台。又称荆南按察司。设使、副使等官员。二十八年改名为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。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7)置,设司于中兴路(治今湖北荆州),监治中兴、峡州、蕲州、黄州、襄阳等本道诸路,并兼劝农事,隶御史台。又称荆南按察司。设使、副使等官员。二十八年改名为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。
女官名。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,诸房各置一人。七品。
商初大臣。名挚,又称伊挚,殷墟甲骨文中或简称伊。相传曾为有莘氏媵臣,入商辅佐成汤,伐桀灭夏,建立商朝,称为阿衡或保衡。汤死后,其子太丁未立而卒,他先后辅立太丁弟外丙、仲壬。仲壬死后,复辅立太丁子太甲。
?—1644明陕西洋县人,字伯仲。万历进士。天启元年(1621)擢给事中。以疏劾魏忠贤去职。崇祯元年(1628)复官,历任太常少卿、南京大理寺卿。十六年官至吏部尚书。次年因病免职,后被农民军追赃拷死。
汉代高级官吏车乘的文饰,即将车轮涂成红色,车毂绘成彩色。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诏设车服之禁,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,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。东汉时,诸车文饰也各有科品。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有详细记载,其中规
见“火攻挈要”。
官名。明清太常寺属官。掌祭祀、典礼时赞导事务。朱元璋吴元年(1367)始设,隶太常司。洪武三十年(1397)改隶太常寺。正九品。常设九人。嘉靖中增至三十三人,后革二人。南京太常寺亦设。清顺治元年(16
历代所行屯田主要形式之一。即军兵及其家属所行之屯田。汉文帝十一年(前169)始行屯田法,时为民屯。至武帝元狩四年(前119)以军兵五、六万在西北屯田,则为军屯之始。元鼎六年(前111 ),于上郡(治今
1594—1645明末清初池州贵池(今属安徽)人,字风之、次尾。明复社领袖。崇祯十一年(1638),与顾杲、黄宗羲等于南京联名写《留都防乱公揭》,声讨阉党阮大铖。南明弘光朝建立,大铖当政,乃出走亡命。
西汉哀帝刘欣陵墓。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。建平二年(前5),以渭城西北原上永陵亭部为初陵。元寿二年(前1)六月哀帝卒,秋九月葬此。
杂志名。预备立宪公会言论机关。清光绪三十四年正月二十八日(1908.2.29)创刊于上海。半月刊。孟昭常主编。以“使人民知立宪之所有事,而促其进化之思想”为主旨。鼓吹君主立宪。设撰述、辑译、纪事等门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