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官生

官生

①明清国子监监生名目之一。相对于民生而言。明代的官生,包括在国子监学习的品官子弟、勋戚子弟,以及云南、四川等地的土司子弟(亦称土官生),日本、琉球、暹罗等国的海外学生。清代的官生,包括文武品官子弟,宗室、觉罗及包衣佐领下官员子弟,以及琉球、俄罗斯留学生。②清代科举制度规定,京官四品以上,以及翰、詹、科、道;外官文三品、武二品以上子孙和曾孙,以及胞兄弟侄参加乡试者,称官生。考试答卷另编号,称官卷,不占民额,然不能取录为解元及经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岁赐

    元代赏赐制度。元制,皇帝每年赏赐宗室诸王和前朝后妃一定数量的白银和丝织品,称为岁赐。岁赐之法定于太宗时,受赐人数历朝有所增加。

  • 大埔县

    明嘉靖五年(1526)分饶平县地置。以治大埔村为名。治今广东大埔县北茶阳。属潮州府。1961年迁今治湖寮镇。

  • 朱批档

    朱(硃)档案名称。也称回缴朱批档。清代军机处档册,雍正时定制,凡经皇帝朱笔批示过的奏折,在发还具奏人遵照执行后,例应缴回宫中。其中有的是经军机处汇收后上缴内奏事处,存储宫中。朱批档即军机处记载所收各处

  • 女阴县

    女即汝。见“汝阴县”。

  • 布缕之征

    战国赋税类别之称。布缕,当指各种布帛,凡以布帛为征收形态的赋敛,皆可谓“布缕之征”。语见《孟子·尽心下》。

  • 凌霄城

    在今四川兴文县南。都掌蛮依为据点。明成化、隆庆、万历中,土著多次聚众起事,官军进讨,平息后改名拱极城。

  • 翟翦

    战国时魏国人。翟璜之后。魏文侯时曾为上卿。据《吕氏春秋·不屈》,魏惠王时,听从其相惠施以“大术”治魏,他以为惠施之术“善而不可行”,惠王不听。其后魏国士民疲羸,国家空虚,天下之兵四至,诸侯不助。惠王遂

  • 劳山

    一作崂山或牢山。即今山东青岛市崂山区东崂山。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,自琅邪北至劳、成山,以连弩候大鱼出而射之,即此。东汉经学家郑康成曾聚徒讲学于此。风景秀丽,且多胜迹,为游览避暑胜地。

  • 济王

    ①金代封爵。萧恭仲受封。②元代诸王封号,授兽纽金印。大德十一年(1307),哈赤温裔孙朵列纳受封。

  • 宁完我

    1593—1665明末清初辽东辽阳(今属辽宁)人,字公甫。初被俘为奴,后隶汉军正红旗。后金天聪三年(1629)入值文馆,赐号巴克什。久预机务,遇事敢言,屡陈军国要务,建议设六部,多被采纳。十年以嗜酒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