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役
古代服差役、徭役的人。《周礼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凡征役之施舍,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,乃颁此法于六乡之大夫。”贾公彦疏:“役谓徭役。”后代遂将为官府出差役之人称夫役。如宋代的工役、差夫、急夫,皆称夫役。宋代以厢兵等担负民夫部分夫役,但民夫从事运输、修河等的人数仍然很多。宋哲宗时,每年春治河,须调发十万民夫,谓之春夫。非常时紧急调发民夫,谓之急夫。在军情紧急、运输繁忙之际,甚至强征妇女服夫役。
古代服差役、徭役的人。《周礼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凡征役之施舍,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,乃颁此法于六乡之大夫。”贾公彦疏:“役谓徭役。”后代遂将为官府出差役之人称夫役。如宋代的工役、差夫、急夫,皆称夫役。宋代以厢兵等担负民夫部分夫役,但民夫从事运输、修河等的人数仍然很多。宋哲宗时,每年春治河,须调发十万民夫,谓之春夫。非常时紧急调发民夫,谓之急夫。在军情紧急、运输繁忙之际,甚至强征妇女服夫役。
即今江苏武进市西孟河。唐元和八年(813)常州刺史孟简因故渠开凿,故名。引长江水南注江南运河以通漕运,溉田四千顷。此后各代多曾修治。明永乐四年(1406)漕船亦曾由此东出大江。
史书分类名目之一。始见于《宋史·艺文志》,其后史目多因之。有专抄一史者,如晋葛洪《汉书钞》、南朝梁张缅《晋书钞》等;有合抄众史者,如宋吕祖谦《十七史详节》、清沈炳震《新旧唐书合钞》等。
吏职名。宋宗正寺、大理寺等机构置,与楷书同掌抄写文字。元各级官署沿置,职掌同,为候补吏员。五年无过,可升为吏。
官名。三国魏置,为杂号将军中权任较重者,五品。三国吴亦置。北魏置,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下,二十三年改为四品。明代置为武职正三品加授之散阶称号。
见“”。
摩崖刻石。隶书。碑额题“故司隶校尉楗(犍)为杨君颂”,东汉桓帝建和二年(148)刻。记杨孟文(名涣)主持修复褒斜栈道事。因在陕西褒城北石门崖壁上,故名。书法雄健恣肆,为汉隶的代表作之一。石门县南朝陈以
1361—1422明凤阳(今属安徽)人,字质文。洪武时袭职为济川卫指挥佥事,从傅友德出塞,筑诸边城。燕王起兵,转战有功,累迁右军都督佥事。永乐元年(1403)封丰成侯。先后镇广东、甘肃、陕西,又从成祖
佛教名词。(1)佛教之别称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二十:“涅槃城有三门,所谓空、无相、无作。”因其以“诸法性空”为进入“涅槃”之门,故称佛教为“空门”。(2)中国佛教天台宗教义之一。所谓入理四门(有门、空门、
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参见“左士师”。
用于战争的车辆。直接用于战争的车辆多称为战车、革车、轻车等,用于后勤保障和运输军用物资的车辆多称为辎重车、重车等,总称为兵车。中国古代战车通指先秦以车战为主的独辕四马战车。在四马的驾车上,中间辕旁的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