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左右清道副率
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662)改太子左、右虞候副率置,为左、右清道卫次官,员各二人,从四品上。神龙元年(705)复改为左、右虞候副率,开元初改定为左、右清道率府次官。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,至道元年(995)与率府率皆兼太子左、右春坊谒者,主赞引。三年省。元丰改制后为从八品。南宋不置。
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662)改太子左、右虞候副率置,为左、右清道卫次官,员各二人,从四品上。神龙元年(705)复改为左、右虞候副率,开元初改定为左、右清道率府次官。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,至道元年(995)与率府率皆兼太子左、右春坊谒者,主赞引。三年省。元丰改制后为从八品。南宋不置。
?—540北魏宗室。字秀和。少有令誉,累迁兼尚书右丞。胡太后临朝,上《古今名妃贤后》凡四卷,迁左丞。时柔然主阿那瓌率众入塞,请赈给,乃受命赈恤之,反被执,后放还。有司以其辱命,处流罪。后拜冀州刺史。劝
?—910唐末五代南康(今属江西)人。光启初,起兵据虔州(今江西赣州),以同乡谭全播为谋主。后又并有韶州(今广东韶关)。入后梁,请命于京师,被任为镇南留后。病重时,欲以位授谭全播,全播不受,立其子延昌
南朝齐汝南安成(今河南汝南东南)人,字彦伦。初为海陵国侍郎。建元初为山阴令。后官至国子博士,兼著作。音辞辩丽,长于佛理,撰《三宗论》。甚为时人所重。又精声韵,著有《四声切韵》。
兵制名。北魏末年六军宿卫禁旅分为六坊,亦称六府、坊府。北齐因之。
书名。清李慎儒撰。五卷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讹误颇多,地形舛错者十之一二,引古舛错者十之五六。李氏以本人研究为主兼及晚清学者研究成果,对辽五京、州县、山川悉为考核,标明清之某处,凡舛错者逐一驳正外,还兼及
明嘉靖十二年(1533)分宣化县那久地置。治今广西隆安县。明清属南宁府。
元大都(今北京)人,字伯熙。顺帝至元三年(1337)任秘书太监,至正十七年(1357)为秘书卿。长于山水,画法师李成、郭熙。
1368—1432明新淦(今江西新干)人,名善,以字行。建文进士,授户部给事中。成祖即位后改翰林检讨,永乐八年(1410)、二十二年两次扈从北征阿鲁台、瓦剌,先后撰从征日记《北征录》、《后北征录》。十
杂志名。国学保存会机关刊物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由邓实、刘师培创办于上海。月刊。撰稿人有章炳麟、黄节、黄侃、马叙伦、陈去病、田北湖等。以“发明国学,保存国粹”为宗旨,主要刊载经、史、子及文字训诂
官名。南朝宋晋安王属下,北朝北齐太子均置,以善书者任。唐开元二十四年(736)定制:凡王子未出阁者置为官属,以现任官充任。明代为翰林院属官。洪武十四年(1381)设。建文中,复改中书舍人而置,仍隶翰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