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司员外郎
官名。唐永昌元年(689)始置,隶尚书都省,一人,从六品上,与右司郎中同为尚书右丞副贰,监管兵、刑、工部诸司政务,举稽违,署符目,知宿直,位诸司员外郎上。神龙元年(705)省,次年复置。北宋初为寄禄官,元丰改制后置一员,从六品,与右司郎中监管兵、刑、工部及案钞房。辽沿置。金尚书省右司置一员,正六品,佐郎中掌本司奏事及总察兵、刑、工三部受事付事。元中书省右司置二员,正六品,佐郎中掌兵房五科、刑房六科、工房六科。元末朱元璋中书省置为属官,正六品,明洪武十三年(1380)罢。
官名。唐永昌元年(689)始置,隶尚书都省,一人,从六品上,与右司郎中同为尚书右丞副贰,监管兵、刑、工部诸司政务,举稽违,署符目,知宿直,位诸司员外郎上。神龙元年(705)省,次年复置。北宋初为寄禄官,元丰改制后置一员,从六品,与右司郎中监管兵、刑、工部及案钞房。辽沿置。金尚书省右司置一员,正六品,佐郎中掌本司奏事及总察兵、刑、工三部受事付事。元中书省右司置二员,正六品,佐郎中掌兵房五科、刑房六科、工房六科。元末朱元璋中书省置为属官,正六品,明洪武十三年(1380)罢。
《三巴记》的巴江指今四川嘉陵江;《太平寰宇记》的巴江指今四川通江县巴水;《元丰九域志》始称《水经注》的北水为巴江,即今四川南江县、巴中市北的南江和巴中市南、平昌县境的巴河。
南朝宋、齐时巴建蛮首领。宋泰始间,起兵反宋。武陵内史沈攸之率军镇压,断其盐米供给,均被击退。武陵酉阳蛮田头拟复起兵助其势。齐代宋后,又在永明初,联合黔阳蛮田豆渠等凭险筑砦反齐,齐巴东太守派兵来攻,退入
书名。清席裕福撰。六卷。席氏据杭州西湖文澜阁所藏乾隆抄本,校勘《续通典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续文献通考》、《清通典》、《清通志》、《清文献通考》;复取吴门程氏家藏精抄本,参稽互证,絜其异同,凡得若干条,编
官署名。 宋代将作监所属机构。掌接受京畿诸县夏租麦茎,以供修治墙垣。监官一人,以三班使臣充任。
书名。南宋施发撰。三卷。成书于淳祐年间。在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、《难经》、《黄帝内经太素》、《甲乙经》有关脉学内容的基础上撰成。以脉诊为主,沿用七表、八里、九道的二十四脉分法,兼听声、察色、考味等诊法,
①地区名。(1)指陕陌以西。参见“陕东”。(2)后世引申西部地区为陕西。如南朝宋都建康(今江苏南京市),时人曾称其西的荆州(今属湖北)地区为陕西。《宋书·蔡兴宗传》:兴宗为南郡太守,行荆州事,不行。兴
?—1530明代蒙古兀良合部人。成吉思汗臣济拉玛(者勒篾)后裔,朵颜卫都督花当次子。正德十年(1515),因要求明朝增加市赏未遂,以千骑毁鲇鱼关入马兰峪(均在今河北遵化),杀明参将陈乾。后遣使请罪,明
隋大业元年(605)炀帝置。因山得名。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都梁山上。周二里,西枕长淮,南望岩峰,北瞰盱眙城,殿阁三重。《资治通鉴》:大业十年孟让起义军至盱眙,据此置营,遂废。
丛书名。近人陆保璿编。十八册二十九卷。辑录有汉史氏《满清兴亡史》四卷、天嘏《满清外史》二卷、《贪官污吏传》一卷、老吏《奴才小史》一卷、《中国革命日记》一卷、曹荣《各省独立史别裁》一卷、《清末实录》一卷
官名。南朝梁置。天监七年(508)为武职流外八班中的四班,代旧“广武将军”。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