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刘弘基

刘弘基

582—650

唐雍州池阳(今陕西三原北)人。少以荫补隋右勋侍。大业末,避辽东役,亡命太原。附结李渊父子,为募兵二千。起兵后任统军,从李世民克西河、霍邑、冯翊,破长安,功为第一。授右骁卫大将军。武德中从讨薛举、宋金刚,皆被俘获,后得归,官复如初。又从东击刘黑闼,北御突厥。封任国公。贞观元年(627)李孝常谋反,坐与交游除名。岁余起任易州刺史,卫尉卿。九年,改封夔国公。名列凌烟阁。十九年从太宗征辽东,为前军大总管。卒前给诸子奴婢各十五人,田五顷,余财散之亲党。卒后陪葬昭陵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丽

    古国名。(1)亦称高句丽。相传朱蒙所建,都平壤。故地在今朝鲜半岛北部。公元四世纪后强大,与新罗、百济鼎足争雄。隋初,其王遣使来献方物,并受隋册封为大将军、高丽王,遂往来不绝。开皇十八年(598),其王

  • 汨咄

    即“伯咄”。

  • 小两省

    宋起居郎、起居舍人与左右司谏、左右正言为门下、中书两省六品以下官,统称小两省官。参见“两省”。

  • 封君

    ①指有封邑的贵族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封君皆低首仰给焉。”颜师古注:“受封邑者,谓公主及列侯之属也。”②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,也称“封君”。

  • 三君

    东汉末年三名士之美称。即指窦武、刘淑、陈蕃三人。《后汉书·党锢列传》:“君者,言一世之所宗也。”

  • 西周、春秋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。《春秋》僖公三年(前657):“徐人取舒。”《左传》文公十二年(前615):“群舒叛楚。夏,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。”遂属楚。西汉置舒县。参见“群舒”。

  • 望苴子蛮

    唐代澜沧江以西之“望蛮”。南诏征之为兵,勇捷善战,称之为“望苴子”。南诏白蛮语:“苴,俊也。”“苴子”,当为勇士之意。参见“望①”。

  • 中行文子

    即“荀寅”。

  • 南唐书合订

    书名。明末清初李清撰。二十五卷。记南唐一代事迹。以陆游《南唐书》为主,补以马令《南唐书》及野史。凡陆书所无而增入之传,则以“补遗”二字分注其下。其间文献阙疑,则详征博引,为之考订。清乾隆间修《四库全书

  • 太平百钱

    南朝梁时民间流通的古钱之一。一说西晋赵廞据成都建元太平(300)时铸;或谓东汉末年张鲁据汉中时铸;又有吴钱、蜀钱之争。过去出土记录多在四川。建国后,湖北武昌、河南洛阳、甘肃敦煌、江苏丹徒等地三国、两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