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元勰

元勰

?—508

北魏宗室。字彦和。孝文帝六弟。太和九年(485),封始平王,后改彭城王,除中书监。从孝文帝南讨萧齐,除都督南征诸军事,大破齐军于新野、南阳(今属河南)。及帝患病,内侍医药,外总军国之务。宣武帝即位,为司徒、录尚书事。时外戚高肇掌朝政,诬其与京兆王元愉等谋反,被鸩杀。尚文史,曾撰《要略》三十卷等,已佚。

元勰墓志

猜你喜欢

  • 珲春东界约

    又称《重勘珲春东界约记》。沙俄与清政府订立的界约。光绪十二年九月十五日(1886.10.12),由清政府代表吴大澂与俄方官员巴拉诺夫(Баранов)等签于岩杵河。凡十二款,另附分段“道路记”。该约重

  • 双条落

    又称双音。畲族保留的传统山歌演唱形式之一。是一种带有轮唱性质的二声部,即由一个歌手先唱两个字或四个字,另一歌手紧接着再唱下去,唱法热烈紧张。为中国民歌演唱中稀有的形式。

  • 二拍

    二拍即“初刻拍案惊奇”、“二刻拍案惊奇”。

  • 六合仪

    浑仪中的固定主要结构。由三组共四个圆环组成。(一)地平方位圆环,称地平环,刻有二十四个方位标志。明浑仪上每方位又分十等分,共二百四十个分位。有一些浑仪上还分布十二分野。(二)子午双环,按周天365.2

  • 运库

    清代盐运司之仓库。贮盐课。库银岁终解户部。其中小部分留为盐司办公、赒济贫灶、维修场滩等费用。

  • 大宗伯

    ①官名。《周礼》六卿之一,春官之长。掌祭祀、礼仪,参议国政。下设小宗伯中大夫二人,肆师下大夫四人,上士八人。西魏末、北周仿《周礼》建六官,复置为春官府长官。正七命。②礼部尚书之别称。

  • 戍籍

    明清两代因罪充军者之册籍。明制戍籍须注姓名、年龄、乡贯。刑部开具,并依南北籍编排甲为二册,一存内府,一付该管百户,流去充军。如有逃故,按籍勾捕。充军者有终身,有永远。永远者,罚及子孙。万历时规定,本人

  • 孔有德

    约1602—1652明末清初辽东盖州卫(今辽宁盖州)人,字瑞图。原为明登州参将。崇祯四年(1631)率部援辽,至吴桥叛,陷登州(今山东蓬莱),自称都元帅。六年渡海降后金,授都元帅,号其军为天祐兵。崇德

  • 昌邑县

    秦置。治今山东巨野县南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西汉景帝三年(前154),吴楚七国反,吴攻梁,周亚夫“引兵东北守昌邑,深壁而守”。西汉先后为山阳国、昌邑国、山阳郡治,东汉又为兖州治,西晋为高平国治。南

  • 清仁宗

    1760—1820即爱新觉罗·颙琰。清代皇帝。1796—1820年在位。高宗第十五子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)封嘉亲王,六十年策立为皇太子。次年嗣位,年号嘉庆,然高宗仍以太上皇帝名义继续执政,和珅亦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