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职役”。
①辽代封爵。耶律道隐、萧韩家奴等先后受封。②金代封爵,次国一字王号。完颜文、完颜守纯等先后受封。③元代诸王封号,授兽纽金印。阔端后裔也速也不干始封。脱火赤、脱脱木儿、答儿麻失里袭封。
即沙碛地。初指无用之田或低产田。唐时高昌(今新疆吐鲁番东南)石田,指以徙石和运土方式改造的低产沙碛田。
中国古代伦理观念。亲爱其亲属之谓。殷周以来宗法制度之重要内容。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亲亲以睦,友贤不弃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亲亲与大,赏共罚否。”后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之组成部分。《礼记·中庸》:
书名。明代皇帝语录汇编。四十卷。明制,各朝宝训与实录同时编纂,同日进呈,藏于内府。宝训分目辑成,每目下按时间记述。辑时据原存档案,与实录中的相同内容,或有详略之分,可互相参校。万历三十年(1602),
秦置。治今山东滕州市南。属薛郡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秦二世二年(前208),刘邦“闻项梁在薛,从骑百余往见之”,“项梁尽召别将居薛”,皆即此。两汉属鲁国。三国魏、西晋属鲁郡,东晋、南朝宋和北魏属彭城郡
亦称白夷。明清时指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中属平民等级的人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雷波厅(治今雷波)“千万贯、黄螂四土司,所管黑、白骨头二种倮夷,椎髻衣毡,耕种打牲为业”。
官名。清代内务府御茶膳房之属官。分掌宫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所用酒席之事。隶于总领、承应长之下。初设三人,康熙五十六年(1717)裁。旋复设二人,并增设六人。缺出由膳房人内外补四缺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
全称西寿保泰监军司。西夏监军司名。景宗元昊建国初所建十二监军司之一。初建驻地不详,后迁西市城(又作西寿、西使等,今甘肃兰州南),称西寿监军司。毅宗奲都六年(1062)改称保泰军。惠宗大安七年(1080
祭祀名。即“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