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会文学堂

会文学堂

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户部郎中王宗基等在北京城北设立。讲求中西实学,聘请翰林院侍讲黄绍箕、修撰张謇等任中文教习,另请同文馆学生任教习,招收京城官绅子弟入学肄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鼓状

    登闻鼓院接收之呈状。明清凡军民有冤,有司不为审理,具状通政使司,称“通状”;不为转达,可击鼓鸣冤,称“鼓状”。雍正以后,登闻院改入通政司,遂无所谓通状、鼓状。

  • 常皇后

    ?—1378明凤阳怀远(今属安徽)人。常遇春之女。洪武四年(1371)册为皇太子朱标妃,卒谥敬懿。建文时追尊为皇后,谥孝康。成祖即位,复称敬懿皇太子妃。

  • 高华屿

    《隋书·炀帝纪·流求国传》:大业六年(610),陈棱、张镇州率兵泛海击“流求”,“至高华屿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泉州:“海行二日至高华屿”。当即今台湾澎湖列岛之花屿。

  • 李景

    ?—618隋天水休官(今甘肃礼县)人,字道兴。膂力过人,骁勇善战。仕北周,平北齐,以功授仪同三司。复平尉迟迥,进位开府。入隋,以伐陈功进位上开府。又从杨素击江南高智慧,护送义成公主入突厥,累立战功,检

  • 跨鞍马

    唐时,凡娶妇,新娘入门,须坐于马鞍之侧,意为乘鞍马,俗称跨鞍马。为北方草原民族遗风。

  • 分田劫假

    西汉地主剥削农民的一种方法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汉氏减轻田租,三十而税一,常有更赋,罢癃咸出,而豪民侵凌,分田劫假,厥名三十,实十税五也。”历来有二说:一说地主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,而劫夺其收获物;一说

  • 色普征额

    征(徵);?—1900清满洲正白旗人,舒穆鲁氏。咸丰十年(1860)以健锐营前锋校从僧格林沁镇压捻军。同治元年(1862)又从都统穆腾阿军畿南。光绪三年(1877)迁参领。八年授镶红旗汉军副都统,充神

  • 八班

    南朝梁将军之官阶。天监七年(508)二月,梁增置一百二十五号将军,分为十品、二十四班。其不登十品应须军号者,自牙门将军以下至裨将军,又有十四号,别为八班。

  • 厩牧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隶太子仆寺,有令、丞。隋代置令一员。唐代沿置,令一员,丞二员,掌东宫车马、闲厩、牧畜,又有典事四员、翼驭十员、驾士十五员、兽医十员、主酪三十员。

  • 李真

    唐人。贞元末至元和初,曾为宫廷画工。约与周昉同时,得其规矩。师尹琳,人物肖像画名著于时。贞元中于长安(今陕西西安)招福寺库院壁画《鬼子母》。日本僧空海在长安留学回国时,携真等十余人所画《真言五祖像》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