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仪仗

仪仗

一般指用于仪卫的武器、旗帜、伞、扇等。《晋书·五行志上》:“王敦在武昌,铃下仪仗生华如莲华,五六日而萎落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:“(董卓)自此更加骄横,自号为‘尚父’,出入僭天子仪仗。”清代则作为皇贵妃、贵妃和皇太子出外所用车驾仪仗之通称。属仪仗中的一个等级,以区别于皇帝所用的“大驾卤簿”,皇后用的“仪驾”,妃、嫔用的“彩仗”。康熙五十二年(1713)后清廷不复建储,故虽定皇太子仪仗,但如同虚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胜

    战国末人。齐王建之相。多受秦贿。使宾客入秦,亦为秦所收买,皆为反间。屡劝齐王建朝秦,不修攻战之备,不助五国拒秦。齐王建四十四年(前221)秦将王贲攻齐,齐王建听从其计,不战而降。齐亡,秦遂统一中国。

  • 安国乐

    乐曲名。隋唐九、十部乐之一。北魏太武帝时,自安国(治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)传入中原。歌曲有《附萨单时》,舞曲有《末溪》,解曲有《居和祗》。乐器有箜篌、琵琶、五弦、笛、箫、筚篥、双筚篥、正鼓、和鼓、铜钹

  • 交市

    ①魏、晋、南北朝及隋代指边境贸易。又称“互市”。三国时,敦煌太守仓慈出府中物与西域杂胡共交市;鲜卑轲比能帅乌桓等三千余骑,驱牛马七万余口交市,此为民族间官方之市易。东晋时,石勒与祖逖书,求通使交市,祖

  • 怯绿连河

    一作怯绿怜河(《元史·太祖纪》)、怯鲁连河(《元史·宪宗纪》)、客鲁涟河(《蒙古秘史》)、翕绿连河(《秋涧集》录张德辉《纪行》)、翕陆连河等。即胪朐河、驴朐河。今蒙古国大肯特山东南、屈曲东北流入中国内

  • 开元天宝遗事

    书名。简称《开天遗事》。五代时王仁裕撰。原四卷,一百五十九条。今本二卷(或作一卷),一百四十六条。杂叙唐玄宗时简短琐事,以宫廷轶闻与奇异物品为多。对玄宗、杨贵妃、杨国忠及王公贵族的淫糜生活叙述较详;于

  • 萧鸾

    即“齐明帝”。

  • 洛阳县

    见“洛阳”。

  • 逊都思

    又译逊笃思、孙都思、速勒都思。蒙古迭儿列斤部之一。

  • 子午流注

    又称子午流注针法。中医针灸取穴的一种学说和方法。认为人体的气血在经脉中循行,随时间的变化而有盛衰开阖的不同。因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,根据出井、流荥、注俞、行经、入合的气血流注,配合阴

  • 曲沃武公

    ?—前677即晋武公。春秋时晋国国君。公元前716—前677年在位。名称。曲沃庄伯之子。曲沃(今山西闻喜东北)原为晋国支庶的封地。自封后长期与晋争夺君位。曾于晋哀侯九年(前709)攻晋,掳杀哀侯。后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