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羡
清代盐政术语。地方将所收子盐,配引行销,按包纳价,所收银两,扣除帑本及地方开支用度,上缴报部者,称京羡。
清代盐政术语。地方将所收子盐,配引行销,按包纳价,所收银两,扣除帑本及地方开支用度,上缴报部者,称京羡。
宋神宗时实行免役法,将二万六千多处原由衙前经营的酒坊、河渡收回,用*实封投状的办法,给于出价最高的买扑者经营。向官府缴纳钱物,称坊场钱,尽入常平司。南宋初,概增五分。
书名。清陈立著。七十六卷。博采群书,网罗唐以前有关《春秋公羊传》之阐释,并甄采清代公羊学者庄存与、孔广森、刘逢禄等人之说,进行疏解。恪守“疏不破注”之例,对何休《春秋公羊解诂》只作引申,而不明言其非。
官名。西汉自景帝后元元年(前143)改治粟内史为大农令,下设两丞,称大农丞。佐大农令掌钱谷财货等财政收支,秩千石。武帝时,东郭咸阳和孔仅等皆任此官,管盐铁。
约656—714唐相州内黄(今河南内黄西)人,字云卿。上元进士。武则天时,累迁通事舍人,曾坐赃配岭表。中宗时,授起居郎。后官至太子詹事。善属文,长五、七言律诗,与宋之问齐名,时称“沈宋”。其诗注重音调
傣语音译,意为官家亲属。或称“鲁郎道叭”,意为官家后裔。原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大、小封建领主之疏亲远戚,各自占有少量田地,自耕自食,成为介于领主与农奴之间的一个中间阶层。有私有土地,世代承袭,或自由买卖
宋处州缙云人,一说处州龙泉(今均属浙江)人,字文虎。笃学守道,安于静退。进士及第,处选调二十年。尝为常州州学教授、左宣教郎、太常博士、守尚书司封员外郎。绍兴三十年(1160),以左奉议郎守尚书司封员外
官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右领军府为右屯卫,置大将军一员为长官,正三品,总其府事,并统诸鹰扬府。唐龙朔二年(662)改名右威卫大将军。五代后周广顺二年(952)复名右屯卫大将军。北宋沿置,为环卫官,
①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置,“以州界内有地万余顷,因以数名之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治石城(今达川市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达川、万源市及达县、开江、宣汉等县地,和重庆城口县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为通州
篇名。南宋朱熹撰。以《大学》“简编散脱,传文颇失其次”(《朱子大全》卷八十),遂参考二程《改正大学》及旧本,重新编定。凡十一章,计经一章,传十章。自称第五章释格物致知之义,于今亡佚,乃袭取二程之意,补
?—1905清湖南平江人。咸丰初年以武童参加湘军,转战鄂、湘、赣、浙等地,累擢副将。同治五年(1866)击败捻军张宗禹部,赏精勇巴图鲁名号,升总兵。后参与镇压陕西、宁夏、西宁回民起义。光绪初年参与平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