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东上閤门司

东上閤门司

官署名。辽代置,为南面官。掌庆礼奉表、文武官及外使朝见辞谢引导序班,以及勘箭等事。设閤门使、副使等职。金代亦在閤门司设东上閤门使,掌签判閤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僧伽罗

    即“师子国”。

  • 察杭阿

    ?—1880清满洲镶白旗人,字鉴泉。咸丰十一年(1861)任实录馆蒙古副总裁。同治元年(1862)迁理藩院右侍郎,继任兵部右侍郎,改礼部左侍郎。光绪二年(1876)擢理藩院尚书,卒于官。

  • 宰桑

    官名。清代蒙古准噶尔部官。时准部分为二十四个鄂拓克(部属),每一鄂拓克设一至三、四人,管理大小事务。清政府统一设旗后废。

  • 赵贵

    ?—557北朝时天水南安(今甘肃陇西东南)人,字元贵(或作元宝)。北魏末入葛荣军,永安元年(528)荣败,从尔朱荣为别将,继随贺拔岳平关中,赐爵魏平县伯。永熙三年(534),岳被侯莫陈悦杀害,率部伪降

  • 稿案

    清代地方官署中管理收发公文的低级人员。

  • 国相

    ①春秋战国时辅政大臣之称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困兽犹斗,况国相乎?”②汉、晋以降诸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国行政长官。参见“相(2)”。③西夏官名,位居中书令之上,总揽国家军政大计,多由外戚把持。④

  • 给客

    见“复客”。

  • 茂州

    唐贞观八年(634)改南会州置,“以郡界茂湿山为名”(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)。治汶山县(今茂县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通化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茂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、汶川、北川等县和理县部分地

  • 六卿

    ①殷周统军执政大臣的合称。春秋时期诸国或亦置六卿统率六军。②《周礼》天官冢宰、地官司徒、春官宗伯、夏官司马、秋官司寇、冬官司空的合称。西魏仿《周礼》,以天官大冢宰卿、地官大司徒卿、春官太宗伯卿、夏官大

  • 铅釉

    陶瓷术语。以铅的化合物为基本助熔剂,主要着色剂是铁或铜离子,约在700℃左右即开始熔融,是一类低温釉。根据考古发现,铅釉陶在今陕西关中地区首先出现。汉武帝时期发现不多,宣帝后有较多发现,发展很快,流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