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步军都指挥使司
官署名。辽朝南面官。分设于各州,统领马步军。设都指挥使、副使等职。
官署名。辽朝南面官。分设于各州,统领马步军。设都指挥使、副使等职。
县的等级之一。宋制为京、畿、望、紧、上、中、下七等县的第一等,相当于唐代的“赤县”,参见该条。金制为赤、京、剧、次剧、上、中、下七等县的第二等,即诸京附郭的县,次于中都附郭的赤县。
官名。元置,掌教儒学生员。秩九品,诸路各设一人。其下有学正、学录各一人。
郡分职吏名。晋置,掌参议军事。见《集古录跋尾》所引《司马整碑阴》。
见“十猛将军”。
将军名号。西汉武帝置。贰师,大宛国城名时。时命李广利发天下谪民西征大宛,故名贰师将军。杂号将军名,西汉武帝置,掌帅军征伐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四年春,贰师将军(李)广利斩大宛王首,获汗血马来。”“夏五
官名。渤海国十卫之一南左卫次官,置一人。
官名,也写作“廱畤尉”,秦汉皆置,掌本畤的守卫和治安,为本畤驻军长官。畤是古代帝王祭天地和五帝的地方。秦先后在雍地作五畤,每畤设一尉守卫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奉常》:“(属官有)雍太宰、太祝、太祝令
一般对在京都中央各衙门任职官员的统称。以别于地方官及差遣出外之官,故名。《北齐书·崔劼传》: “世门之胄, 多处京官, 而㧑二子拱、 㧑并为外任。”唐朝又称“京职事官”,指
参见“南院大王”。
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比御史台,有大中正一员,比御史大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