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集贤殿书院

集贤殿书院

官署名。唐玄宗开元十三年(725)改丽正修书院置,凡天下图书之遗逸,贤才之隐滞,则旨以求之。置学士、直学士、知院事、副知院事、判院、押院中使及侍讲学士、侍读学士、修撰官、校理官、待制官、留院官、检讨官、正字、孔目官、专知御书检讨、知书官等。文属中书省。


书院名。唐置。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集贤殿书院》:“集贤殿书院,学士、直学士、侍读学士、脩撰官,掌刊缉经籍。凡图书遗逸、贤才隐滞,则承旨以求之。谋虑可施于时,著述可行于世者,考其学术以闻。凡承旨撰集文章,校理经籍,月中则进课于内,岁终则考最于外。”“(开元)十三年,改丽正脩书院为集贤殿书院,五品以上为学士,六品以下为直学士,宰相—人为学士知院事,常侍一人为副知院事,又置判院一人、押院中使一人。玄宗尝选耆儒,日一人侍读,以质史籍疑义,至是,置集贤院侍讲学士、侍读学士。其后又增脩撰官、校理官、待制官,留院官、知检讨官、文学直之员;募能书者为书直及写御书人。”又置画直。至德二年置大学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禁从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称翰林学士等高级侍从官为禁从。

  • 司仓中大夫、下大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廪人与仓人。廪人下大夫二人,上士四人,中士八人,下士十六人掌计一年谷入之数并藏米,仓人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,掌谷物的储藏。北周地官府所属有司仓中大夫、司仓下大夫。《隋书·食货志》

  • 司川

    官署名。即工部水部司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改水部。

  • 乌里雅苏台理事官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见“库伦理事官”。

  • 州军府行参军

    官名。为州军府不署曹参军名号之一。南齐时王孙虔曾为征北府板行参军,见《南齐书·王孙虔传》。北魏亦置州军府行参军(惟正三品以下将军府不置)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北齐沿置,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,其品秩略低

  • 札也

    又译札野。金朝军事将领的勤杂服役人员,选勇敢及家庭富有者充任。元朝亦沿此制。

  • 廉帅

    女官名。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。诸房并置,无定员,五品。

  • 内阁承宣厅副厅长

    官名。清末责任内阁属官。宣统三年(1911)四月设责任内阁,始置。一人。简任。佐厅长管理本厅事务,厅长有事故时代理其职。

  • 受纳司

    官署名。西夏置。西夏语音“嚷张罗”。中等司。元昊建国初期设,掌仓储保管及收支等。官署名。西夏设置,掌国家仓储保管及其收支之事,以受纳使为长官。

  • 尚衣库

    官署名。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(1009)改内衣库置,监官二员,以内侍三班充,掌收藏皇帝服御,诸驾头服御伞扇之各物,凡御殿、大礼前一日,以乘舆、衮冕、镇圭、袍服待进御,事毕复还内库。又有典一员、掌库十员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