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军干办官
幕职名。宋置,为招讨使所属,以备差遣,处理衙署内或军中各种事务。
幕职名。宋置,为招讨使所属,以备差遣,处理衙署内或军中各种事务。
官名。隋炀帝一度改将作监大监为将作大令。详见“将作监”。
即“河南尹丞”。
官名。即屯田郎中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屯田郎中。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,改屯田郎中为司田大夫。咸亨元年复旧。见《通典·职官五·工部尚书》,参看“屯田郎中”条。
见“十光将军”。
官名。西晋武帝咸宁 (275—280) 中立国子学,置一员为长官,掌教授生徒儒学,主管国子学,参议礼制,隶太常。南朝宋国子学虽省置不常,而祭酒则常置。南齐高帝建元四年 (482) 置国学,置一员,位比
官名。金章宗泰和六年(1206)由同佥大宗正事改名,正三品,置一员。
官名。北齐皇后之母位号,视第一品,班在长公主之上。
即太子右监门率府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为右监门率府。
官名。金、元皆置,为文散官四十二阶第六阶。金正二品下。元正一品,宣授。
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