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陆军部

陆军部

官署名。清末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,系管理陆军军政之总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,改兵部设,并将练兵处、太仆寺并入。掌全国陆军行政事宜,统辖京外陆军及旗、绿各营,稽颁营制饷章,审办一切关系陆军的重大事件,以巩国防。初置尚书一人,左、右侍郎、左、右丞,左、右参议各一人。辖承政、参议二厅,军衡、军乘、军计、军实、军需、军学、军医、军法、军牧、军制十司和捷报处,兼辖军咨处、海军处。宣统元年(1909),军咨处、海军处独立。二年,改尚书为大臣,侍郎为副大臣,各一人,撤销左、右丞、左、右参议及军乘、军计、军实三司,改军学、军牧二司为暂设机构,增设陆军审计处。清亡,民国仍沿其名。


官署名。清朝光绪三十二年(公元1906年)改兵部而置陆军部。掌主陆军,稽颁营制饷章,以巩陆防。其官有陆军大臣、副大臣各一人。参事四人。检察官八人。部副官四人。各省调查员无定额。承政、军制、军衡、军需、军医、军法六司,各司长一人,副官一人。科长十六人。还有递事官、司法官、看守官等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六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乐副正

    官名。为大乐正的副职,见“大乐正”。

  • 左右司乐

    明教坊司所属的乐师。见“教坊司”。

  • 实业庶务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学部实业司所属二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调查各省实业情形及实业教育与地方行政之关系,并筹划实业教育补助费用等事。置员外郎一人、主事一人。

  • 三省、枢密院激赏酒库

    官署名。见“三省、枢密院激赏库”。

  • 三司胄案

    宋代三司内部机构,为盐铁七案之一。掌修护河渠、给造军器的名物,及军器作坊、弓弩院诸务诸季料籍。

  • 将作司

    官署名。朱元璋吴元年(1367)置。设卿、少卿、丞等官。下设左右提举司提举,同提举、司程,典簿,副提举,军需库大使、副使等。掌工程建造诸事。洪武元年(1368)隶工部。初正三品。六年改正六品,下设营造

  • 锦衣卫帅

    官名。明朝对掌管诒狱的锦衣卫指挥使的别称。

  • 典饮局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掌醖造酒醴,供内府、祭祀、宴享、赏赐等用。见《元史·百官四·中政院·典饮局》。官署名。元初置嘉酝局,秩六品,隶家令司。至大二年(公元1309年)改典饮,两都分置,皇庆元年(公元1312年

  • 训方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负责向君王报告诸侯政事、诵说四方传说兼掌民众教化。《周礼·夏官》: “训方氏,中士四人,府四人,史四人,胥四人,徒四十人”,“掌道四方之政事,与其上下之志,诵四方

  • 主管宫观

    宫观官名。南宋改管勾宫观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