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吏部之铨选制度。指官员出缺,于应升此缺之人中拣择最好者,带领引见候旨定夺之制。明朝拣选,三年一次。清朝定制,在京满洲、蒙古司业,太常寺、陵寝衙门读祝官、赞礼郎及鸿胪寺鸣赞等官之拣择,各省督抚奏准拣
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石烈相当于县级建制,石烈辛衮即为石烈之长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。班阶不详。武帝大通三年(529)置安远将军以代之。
官名。即“屯田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杂任职名。唐于史馆置熟纸匠六人,掌造修书纸张之事。
官名。南朝梁,陈 “中抚将军” 的别称。亦省称为“中抚军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,为中秘书长官。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二○一《穆亮墓志》:“(亮)祖寿,侍中,征东大将军,领中秘书监,宜都文宣王。”
官名。清末陆军部之职官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,正三品。掌承政厅庶务、收支两科事项。宣统二年 (1910) 撤。
官名。元置,为长秋寺的佐官,见“长秋寺”。
官署名。为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内部分设的六局之一,下设四科。第一科所掌为:一、中央或地方巡警条例之颁布,及警员之编制与经费之计划事项;二、警察官吏之考绩事项。第二科所掌为:一、集会、结社、聚众事项;二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