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閤门祗候

閤门祗候

官名。唐制,中书省所隶通事舍人抽赴閤门供职,称閤门祗候。宋初犹有以正官充任者,其后但以检校官为之,或用为武臣加官而不领閤门之事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始为职事官,从八品。助理閤门司传宣赞谒之事。金朝置二十五人,哀宗正大 (1224—1232) 间,增为三十二人。


官名。唐制,通事舍人隶中书省,如抽赴閤门供职,称閤门祗候。宋以内诸司及三班使臣充閤门祗候。其地位低于閤门宣赞舍人。金閤门司有閤门祗候二十五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钵阐布

    官名。即吐蕃官钵掣逋,掌国政最高长官。

  • 左戎卫

    官署名。即左领军卫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左领军卫。

  • 府经历

    官名。明朝和清朝都设此官,为知府手下的直属事务官,掌上下文移、出纳文书等。明朝顺天府经历为从七品,一般府的经历为正八品。清代沿用明朝官制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·顺天府》、《明史·职官四·府》、《清史稿·职

  • 殿中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魏、两晋、南朝宋、十六国南凉置。侍卫殿中,皇帝出行时随驾护卫,有时亦被派出宣诏及执陵等任务。西晋杨骏辅政时,曾给十人以充护卫。魏、晋八品。南朝宋时银印青绶。官名,三国魏置,掌领兵侍卫殿中,皇

  • 印绶监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洪武二十八年(1395)置,设太监一人,正四品,左、右少监各一人,从四品,左、右监丞各一人,正五品,典簿一人,正六品,并置长随、奉御,均正六品。后改置掌印太监一员,佥书

  • 厅子都

    唐末藩镇的牙兵。为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所置,备帐前宿卫。其军士均选富家有材武者为之。

  • 元首

    指国君、天子。《尚书·益稷》:“股肱喜哉,元首起哉,百工熙。”注:“元首,君也。”《汉书·刘辅传》:“朝廷无诌谀之士,元首无失道之愆。”注:“师古曰:元首谓天子也。”

  • 掌设御侍

    女官名。金设此官,正九品,掌床席帷帐铺设等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内命妇品》注。

  • 军政司司长

    官名。清末海军部军政司长官。宣统二年(1910)设,掌司事。由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。

  • 殿前太尉

    武官名。西夏置,为殿前司的主官。见“殿前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