锁院
宋朝贡举考试中防止考官作弊的一项措施。各级考试前数日,考官同时进入考场,关闭院门,开始拟题、收领试纸、排定举人座位图,直至考毕,定出等第,方许出院。
科举考试中防弊措施之一。宋制,各级考试举行前数日,考官同时进入贡院,关闭院门,开始拟题,收领试纸、排定应举者座位图, 准备选日开考,直至考毕,定出等第,考官始得出院。在此期间,考官在院内住宿,不得与外界有所联系,称为锁院。至于锁院的时间,礼部试为一月,如时间不敷应用,可延长十天。
宋朝贡举考试中防止考官作弊的一项措施。各级考试前数日,考官同时进入考场,关闭院门,开始拟题、收领试纸、排定举人座位图,直至考毕,定出等第,方许出院。
科举考试中防弊措施之一。宋制,各级考试举行前数日,考官同时进入贡院,关闭院门,开始拟题,收领试纸、排定应举者座位图, 准备选日开考,直至考毕,定出等第,考官始得出院。在此期间,考官在院内住宿,不得与外界有所联系,称为锁院。至于锁院的时间,礼部试为一月,如时间不敷应用,可延长十天。
官名。西魏置,大行台属官。掌仓廪事务。《北史·裴佗传》: “周文帝以 (裴诹之)为大行台仓曹郎中。”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设仓部郎中,职掌同。参见“大行台”。
官名。清朝出使大臣属官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始设海参崴商务委员。三十三年各使馆专派一人,定制为五品。掌稽查外国商务及金银市价,随时禀报外务部、农工商部。
官名。北宋群牧司属官,以诸司使以上武臣充任。参见“群牧司”。
官名。北魏末置。统领皇帝左右的侍卫禁军,位在阁内都督之上。《周书·杨宽传》:“孝武与齐神武有隙,遂召募骑勇,广增宿卫。以 (杨) 宽为阁内大都督,专总禁旅。”
指将军和校尉。《后汉书·孝顺帝纪》:“癸卯,诏大将军、三公选武猛试用有效验任为将校者各一人。”宋代禁兵军官统称。亦称军校、军员。包括从厢的都指挥使到都一级的统兵官副兵马使、副都头。
官署名。清朝福建之铸钱局。顺治六年(1649)置局。乾隆三年(1738)改今名。设监铸官一人,以佐贰官选充。掌理本省鼓铸事宜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铁弗刘虎传》:“(太武帝)又诏(赫连)昌尚始平公主,假常忠将军、会稽公,封为秦王。”
官名。东汉为符节台属官,秩二百石,掌文书。南朝梁、陈为御史台属官,掌符节事。官名,东汉置,俸二百石,掌书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少府》:“符节令一人,六百石……符节令史,二百石。本注曰:掌书。”
官名。蒙、元怯薛执事。蒙古语,意为“鹰人”,又译“昔博赤”,掌打捕鹰房等务。
指相国之官。《吕氏春秋·下贤》: “今汝欲官则相位,欲禄则上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