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辅吴将军

辅吴将军

官名。三国吴置。《三国志·张昭传》:“(孙)权既称尊号,昭以老病,上还官位及所统领。更拜辅吴将军,班亚三司,改封娄侯,食邑万户。”


杂号将军名,三国吴置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昭传》:“权既称尊号,昭以老病,上还官位及所统领。更拜辅吴将军,班亚三司,改封娄侯,食邑万户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道会司道会

    官名。明清地方各县道会司之长官。详“道会”。

  • 侯国洗马

    官名,也写作先马,侯出行时为先导。西汉置,东汉省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都船丞

    官名。奉置,属中尉。入汉因之,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更属执金吾,为都船令副贰,员三人。东汉省。官名,汉置,共三人,佐令掌治水。参看“都船令”条。

  • 王国典卫

    官名。隋于诸王国置典卫,唐沿置于亲王国,员额八人,掌守卫、陪从。

  • 黄钺

    官制术语。指以黄金为装饰的斧,本为帝王征伐专用。《尚书·牧誓》: “王左杖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后成为皇帝出行时的仪仗。三国以后极少数重臣在出征时假授黄钺,为皇帝授予的最高恩赐。其拥有的权力大于使持节

  • 贵州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“贵州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
  • 载师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载师司长官,掌封邑的划分,管理全国农、牧、盐业生产及赋役的征发。下设小载师下大夫、小载师上士以佐其职,领司封中士、司农上士、司均上士、司赋上士、司役上士

  • 六正

    春秋晋国三军将佐,为六卿,称六正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自六正、五吏、三十帅,三军大夫,百官之正长,师旅及处守者,皆有赂。”孔颖达疏:“三军将佐有六,与六正数同,故以六正为六卿也。”六卿,春秋时晋

  • 左大监

    官名。相传为黄帝所置,主司监察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“(黄帝)置左右大监,监于万国。”官名,黄帝置,掌监方诸侯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(黄帝)置左右大监,监于万国。”

  • 四京

    宋初建都于汴,沿五代旧制称东京开封府,洛阳为西京河南府;景德三年(公元1006年)以宋州为太祖旧藩,升为应天府,大中祥符七年(公元1014年)建号南京;庆历二年(公元1043年)又将真宗亲征时曾经驻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