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内阁内部机构。又称红本房,设于大内。掌呈递本章及题本批红。
官名合称。唐朝太仆寺置,领陇右七马坊事,掌京师马牧西属以后孳课等事。
宋朝诸州役职名。又称知后典。掌受付州县之间往来文书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射声率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宦官职名。宋内侍省与辽三班院均置,为左班宦官的领班。
官名。清末东三省民政使司之主官。掌主民籍。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设,每省一人,正三品。宣统元年 (1909),依布政使例,升从二品。同年,黑龙江省民政使兼管财政事。官名,清朝置,从二品,掌主民籍
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有丞,属太常卿。梁流外三班。
即“太子太保”。见“宫衔”
官名。简称“同平章事”。唐初以尚书令、仆射、中书令、侍中为正宰相,太宗时或以他官加此名义行宰相事,入政事堂议政。贞观八年(634)诏李靖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,始有“平章事”之名。高宗永淳元年(68
(1) 汉魏至南北朝谓郡县综理府事之吏,西汉称郡功曹、五官掾、督邮、主簿诸职为右曹吏,以其统领众务,高于列曹诸掾属,别称为纲纪吏。东汉后通称郡县综理府事之吏。《资治通鉴》卷九三“明帝太宁二年”胡三省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