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冠丞
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衣冠署”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衣冠署”。
“小宾部下大夫”的省称。
战国时秦国经过训练的步兵之称。“锐”取其勇猛之意。
官名。南朝陈置。《陈书·文学传》:“吏部尚书袁枢荐之于世祖,超授 (陆玠) 衡阳王文学,直天保殿学士。”为文学侍从官员。
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著帐户司长官。下设殿中等职。官名。辽置,见“著帐户司”。
官名。《晋令》规定:诸津渡二十四所,各置监津吏一人。北周置掌津中士一人,正二命;掌津下士,正一命。掌津渡川渎之制,并掌建造桥梁。隶属于冬官府司水中大夫。
满语官名。汉名为族长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。东宫食官局长官。流外三品蕴位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北王府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袍”。
官名。明朝用称武官独镇一路者。多以副总兵,参将等充任。武职差遗名。《明史·职官志五》说:“独镇一路者为分守。”即担任一路防务的长官,一般由参将充任。
官名。唐肃宗乾元三年(760)司天台置一员,正六品上,为夏官正副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