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。参见“行在六部”。
官名。清初各府之佐贰官,与推官共掌刑名之事。顺治三年 (1646) 裁。
官署名。北齐置。设丞。隶司农寺典农署。
武官名。辽置,见“诸军都虞候司”。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见“政务次长”。
官署名。置于元成宗元贞二年(1296),隶武备寺。置提领二员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牛人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掌牧养公家之牛以供祭祀、宾客、军役之需。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所属有典牛中士,正二命;典牛下士,正一命。掌同《周礼》之牛人。
官名。三国魏置护东羌校尉,西晋改此名,掌居于雍、秦、梁等州羌族的事务。领兵,下设东羌督、猎将等部属。晋多以将军或西中郎将等兼领,有时亦兼秦州刺史。四品。南朝宋末以拜宕昌王梁弥机(羌族),齐、梁时由其子
西周时司徒、司马、司空的合称。有司,谓掌事人员,金文作“有”。《裘卫鼎一》说:“迺令叁有土邑人逋,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大、小鹘军。设详稳等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