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统军

统军

官名。①北魏置,统兵武官,位在军主之上,别将之下,其地位相当于南朝的军主。时又设有中统军、帐内统军等。北齐时引为“备身五职”之一。北周定为五命。隋朝从八品。②唐初秦王、齐王左右六护军府皆置,左一右一护军府五员,分领亲、勋卫及外军府兵,左二右二、左三右三护军府各减三员。左右亲事府各一员,正四品下,掌率左右别将,侍卫陪从。左右帐内府亦置,同护军府。③ 唐高祖武德七年(627),改“骠骑将军”府为统军府,骠骑将军为统军,统府内军士。太宗贞观十年(636),改统军为折冲都尉。④唐德宗兴元元年(784) 正月二十九日敕左右羽林、左右龙武、左右神武六军各置一员,秩从二品 (一说正三品),贞元十四年(798),左右神策军亦置,品秩同六军。⑤西夏置。元昊建国初于监军司内设,以党项贵戚豪右领其职。西夏语言为“遏暮”。


官名。唐代左右龙武军、左右神武军、左右神策军均有统军,正三品,为该军副长官,位在大将军下而在将军上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左右龙武军、左右神策军、左右神武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务丞相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因天王故友英国牧师罗孝全来天京,特设此职以荣宠之。其职掌为在各国领事官协同下,总理一切外国商人事务,外国人犯亦须交外务丞相与各国领事官审理,由天王裁决。罗孝全离京后此职废。

  • 五城御史衙门

    官署名。明清稽察京师地方之机构。明正统十三年(1448)置,分设中、东、西、南、北五城巡城御史。掌提调锦衣卫、五城兵马司维持地方治安之事。清顺治(1644—1661)中沿置,中、东、西、南、北五城分置

  • 典礼院总务厅长

    官名。清末典礼院属官。宣统三年 (1911) 设。一人,简任。掌领本厅事务。

  • 参计官

    官名。南宋宁宗嘉泰四年(1204)置,为国用使属官,以侍从、卿监充任。

  • 宝泉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设的负责铸造钱币、印制交钞的官署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八·诸路宝泉都提举司》。

  • 五府

    官署合称。西汉指丞相、御史大夫、车骑将军、前将军、后将军府。东汉指太傅、太尉、司徒、司空、大将军府。魏、晋以来,用作诸公府的泛称。②唐朝十六卫之左、右卫,各有亲卫之府一,称亲府;勋卫之府二,称勋一府、

  • 宏父

    官名。一说为司空别称。《尚书·周书·酒诰》: “若保宏父,定辟。”孔安国传: “宏,大也。宏父,司空。”孔颖达疏: “诸侯之三卿,以上有司马、司徒,故知宏父为司空。”官名。即司空。《尚书·酒诰》:“若

  • 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时建置,负责值宿保卫宫禁。属于左右阿速卫亲军,设置达鲁花赤、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、佥事、经历、镇抚、把门千户、百户、门尉等。附属于枢密院。见《元史·百官二》。

  • 蒙藏研究会

    蒙藏事务局的直属机关。北洋政府设置,掌理研究和调查有关蒙藏一切事宜。

  • 外台

    ①汉朝谒者台别称。参见“三台”。②刺史别称。《后汉书·方术·谢夷吾传》: “寻功简能,为外台之表。”王先谦集解引沈钦韩曰: “《通典·职官》十四: 或谓州府为外台。即此。《魏志》,贾逵曰: 州本以御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