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符玺郎

符玺郎

官名。汉朝有尚符玺郎 (尚符玺郎中),为符节令属官,掌保管玺印符节,三国魏称符玺郎 (符玺郎中),七品。西晋省。北魏复置,仍隶符节令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从四品中,二十三年改从六品上。北齐沿置,员四人,从六品上。隋初罢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改符玺监为符玺郎,员二人,从六品,为门下省符玺局长官。唐初因之,高宗显庆三年(658) 改名符节郎,中宗神龙元年(705) 复旧,玄宗开元元年(713) 又改符宝郎。元末朱元璋复置,正七品,掌管玺印符牌,吴元年 (1367) 改名尚宝司卿。


官名,又称尚符玺郎、尚符玺郎中,汉置,属少府符节令,掌皇帝符玺。西汉二人,东汉四人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殿中尝有怪,一夜群臣相惊,光召尚符玺郎(取玺),郎不肯授光。光欲夺之,郎按剑曰:臣头可得,玺不可得也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少府·符节令》:“尚符玺郎中四人。本注曰:旧二人在中,主玺及虎符、竹符之半者。”其后,历代多置而名称不一。北魏、北齐称符节郎中,北周称主玺下士,隋称符玺郎。唐沿置,武则天恶玺字,改称符宝郎;中宗复称符玺郎。宋沿唐制。见《旧唐书·职官二·门下省·符宝郎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契丹军

    元代辽东的乡军之一,不出戍其他地方。

  • 王府侍讲

    官名。宋太平兴国八年(公元983年)以后,于诸王府各置侍讲一人,为诸王讲解经史。

  • 左翊一开府

    ① 官署名。隋朝左、右卫所统左翊一开府府(骠骑府),置开府(骠骑将军)一员,有长史、司马、录事及仓、兵等曹参军、法曹行参军各一员,行参军三员,领军坊、乡团,掌宫禁宿卫。② 官名。隋朝左、右卫所统左翊一

  • 北部司马

    官名。①东汉献帝建安 (196—220)中曹操置。时分入居塞内的匈奴为左、右、南、北、中五部,部立其贵者为帅,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。参见《晋书·北狄传》。②十六国后燕置。《晋书·冯跋载记》:“ (冯跋

  • 掖庭局主藏

    官名。金置,属掖庭局。掌皇后宫库藏之事,以内藏、典给署官兼。

  • 登记司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铨叙部。掌理关于公务员调查登记事项,考取人员登记分发事项及其他人员调查登记或分发事项。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科长、科员等,分理本司事务。

  • 郡主记

    郡门下吏名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姜维传》记魏天水郡有主记一职,《晋书·舆服志》所载亦有河南主记,即东汉郡主记室史之职。北魏于鲁郡、北齐于清都郡亦设主记,分别见《金石萃编》二九,北魏《鲁郡太守张猛龙碑》及《

  • 知银台司

    见“通进银台司”。

  • 三门白波提举辇运司

    见“辇运司”。

  • 乐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小胥置,北周沿置。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,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,改大司乐为乐部,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。正一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职掌参见“乐胥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