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尹府少尹
官名。唐置,见“端尹府”。
官名。唐置,见“端尹府”。
官名。金朝属都水监,管辖东明,西佳、孟华、凌城四埽。人选由都水监廉举,领埽兵约二千人。
①南北朝至唐御史台的俗称。②十六国大夏尚书行台名,置于长安。③元朝“江南诸道行御史台”的简称。指御史台。因其在宫阙台西南,故曰南台。《通典·职官六·御史台》:“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,亦谓之兰台,梁及后魏
以团练使为长官之州。宋朝为六等州之第五等,位防御州下,团练使不赴任者,以他官判、知,其属有团练推官等,又有团练副使专授左降官。辽朝团练州设团练使、团练副使、团练判官、州学博士、助教等官。州的等级之一。
宋朝吏人出官别称。宋制称吏人任满注授官员为出职。有年劳补官法专门规定吏人出职的办法。参见“年劳补官法”。
官名。高昌门下属官。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置为殿内省尚药局长官,二员,正五品。唐朝殿中省沿置二员,正五品下,掌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之事; 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称奉医大夫,咸亨元年(670) 复为尚药奉御。北
即长大夫,执政官长。《诗经·小雅·雨元正》: “正大夫离居,莫知我勚。”
官名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(685) 置,左、右各二员,分隶门下、中书两省,掌供奉讽谏,天授二年(691)各增为五人,后至六人。从七品上,为士人清选。宋太宗端拱元年 (988) 改左、右司谏,南宋孝宗淳
官名。即工部尚书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工部尚书。官名。见“冬官”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兵部长官,亦省称为兵部,掌全国军务。下设小兵部下大夫、小兵部上士以佐其职,领武环率下大夫、武侯率下大夫、司固上士、司火中士、司辰中士等官属。北周武帝